擦亮“火眼金睛” 警惕月饼穿上腐败隐身衣

来源:平南县纪委 作者:李春鹏 发布时间:2014年07月29日 10:34 打印

  据7月25日《中国纪检监察报》报道:经过记者的调查发现,今年的月饼营销大战来得有点早,且主战场转移到了网络和手机平台,大有“去年损失今年补”的劲头。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电商的壮大,微信等社交平台的介入,在为卖家和消费者提供便利的同时,也给“四风”反弹提供了新的可乘之机。

  尽管距离中秋节尚有一个多月,但各类月饼、节礼早已闪烁在手机、电脑屏幕上,其中不乏“天价月饼”、高档礼品。在电子网络发达的今天,为了抢占市场先机,电商们也纷纷开启预售模式,利用网络、手机等交易平台大搞促销宣传。

  新型支付手段的兴起给消费者带来极大方便的同时,也给消费行为特别是公款消费披上了隐身衣。不少网络卖家直言,微信支付、支付宝转账或者同城现金支付等支付方式非常方便,不管是单位还是个人都可以适用。就像今年的月饼销售,可以提供提货卡、预付卡,可以上门送卡,可以异地提取,甚至可以开各类发票,这显然就是冲着公款送礼来的。

  十八大以来,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坚决反对“四风”,每到关键节日均发出相关禁令,从严禁节日期间公款送月饼、送节礼,到严禁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和滥发津贴补贴等等,都收到良好效果,得到群众纷纷称赞。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四风”积弊甚深,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要将之纠正尚需时日,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当前反腐败高压下,月饼商家就是在科技手段的掩护下,给月饼穿上隐形马甲,改头换面,翻新花样,变换方式,其实就是对公款消费还抱有幻想,对一些党员干部还抱有“希望”。因此,在中秋节来临之际,要格外警惕公款送月饼、公款送礼之风穿上腐败隐身衣游行于党员干部之间。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力度和劲道抓好执纪监督关,擦亮“火眼金睛”,高举“金箍棒”,坚持露头就打。要善于发动媒体、群众监督举报的作用,让各种腐败隐身衣无处遁形,见光就死。对顶风违纪者,必须指名道姓公开曝光,严肃查处,形成震慑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党员干部在节日期间洁身自爱,远离不良风气,保持清风正气。

     

编辑:林小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