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梅:平凡之中见精彩
王春梅到困难户家中送上慰问品
十多年来,我一直被一位老同行、老同事的故事深深感动着。她,就是我心中的好大姐——王春梅。
梅姐感人的故事很多,但最感动我的是梅姐和贫困户黄乜能一家的事,那一幕幕感人的画面至今依旧深深印在我的脑海。
黄乜能家境贫寒,她的丈夫天生弱智,基本上丧失了体力劳动能力,30多岁的儿子患上了严重的肺结核,全家上下全靠黄乜能一个人撑着。生活的重担将黄乜能压得喘不过气来,这个家就好像是被厚厚的阴霾蒙上,不见天日。那是2013年,在西平乡八桥村年逾60的黄乜能家,梅姐拉着黄乜能的手促膝长谈。时值春耕农忙时节,全村家家户户都忙着耕田耙地,准备春播。然而,因为没有谷种,黄乜能一家只能望田兴叹,愁眉不展。全家人一年的生计怎么办?作为家中唯一的劳动力,黄乜能心急如焚却又无能为力。梅姐当时正下村开展案件调查,无意中听说了黄乜能家的事。她主动找上黄乜能家,把身上仅有的300元钱塞给了黄乜能,让她用来买谷种。这300元钱暂时解了黄乜能一家的燃眉之急。此外,梅姐还一再鼓励黄乜能要坚定对生活的信心,抓好生产。那一年,是梅姐的无私大爱让黄乜能一家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从那以后,黄乜能一家的生产生活就成了悬在梅姐心上的大事。她不是担心他们一家受冻挨饿,就是担心他们家人的健康。今年3月,又是春耕时节,梅姐抽空专程去看望黄乜能一家,给他们送去毛毯和衣物。当天正逢大雨,黄乜能家的房子,因为楼梯没封顶,雨水顺着楼梯流进家,门厅里积水如塘。梅姐把这一幕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回县城后立刻想办法联系好心人,最后争取到几吨水泥给黄乜能家建楼梯口盖板。很多人对梅姐的举动不太理解,认为两人非亲非故的,没有必要对别人这么好。但梅姐不这么看,她总说她儿子小的时候,由于自己工作太忙没时间多照顾,幸亏邻居的阿婶帮忙,才让儿子能够健康地成长;她总说她也是在很多好心人的帮助下才克服了工作和生活的种种困难,坚定不移地往前走;她总说谁没有难处,能帮一点是一点……其实,对黄乜能一家,梅姐能给予的并不多,但涓涓细流,汇聚成江,最可贵的是每一份付出都是梅姐满满的爱。正因为心存对爱的感激,梅姐才不计得失,去付出爱,才想要竭尽所能,去传递爱。
工作中的梅姐,是谦虚好学的。我刚到县纪委的时候,想当然地认为像梅姐这样一个生在六十年代初期的人,应该不会使用电脑,或者就算会用,也是用得不够利索的。却不料想,梅姐不仅电脑用得很顺畅,而且还会使用信访信息系统软件。当我看到梅姐桌面上那本早已翻烂的五笔学习教程时,我恍然明白,能够跟得上时代的步伐,源自梅姐自身的勤奋努力。为了能够胜任新形势新任务的不断变化和要求,不让自己成为被时代抛弃的人,梅姐去上了培训班,还买回了一堆书勤奋自学,碰到看不懂、学不会的,就虚心向年轻同事讨教,全然一副不耻下问的样子。作为长辈,她本可以把工作交给小辈去做,但是她没有。我想,这或许是因为一份责任心吧。只有一个对自己、对他人、对工作有责任心的人,才会不断自觉加强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把自己塑造得更强。
2010年,基于梅姐身上具备的忍耐力和超强的情绪自控力,委局领导决定让梅姐兼管案件审理工作。
案件审理工作要求工作人员对党纪政纪烂熟于心,这样才能避免因案件定性量纪出现差错而导致受处分人利益受损。为了打牢做好案件审理工作的基础,梅姐从一开始,就把单位原有的党纪政纪读本翻出来,没日没夜地学习研究,同时还不断地向从事过审理工作的老同事讨教,学习案件审理实践经验。梅组给自己提出的工作要求是:自己经手办理的每一个案件,都能做到有理有据,定性量纪准确。正因为有这样的自我严格要求作保障,一年里,她审理的25个案件中,没有一件被受处分人申诉。
后来,信访室人员调整,根据工作需要梅姐又调回到信访室。这一次调整,梅姐像往常一样,没有任何怨言。她就像是一粒小草的种子,具有强大的适应能力,落到哪里都能生根发芽。
信访工作面临的压力和阻力是可想而知的,然而梅姐正如她的名字——春梅一般,以极大的韧性傲立于巨大压力和阻力组成的风雪中。
有一天,梅姐下乡。我们接待了一位来反映问题的女上访户。因为在平时的工作中受到了不公正对待,她向单位的领导提出异议,可单位的领导非但没有及时解决问题,反而从言语上谩骂责怪,阻止她提出不同意见,企图压制事情的发展。在发生多次言语冲突后,这位来访者精神压力过大,产生了心理阴影,总觉得有人要害她,几乎得了妄想症。当她来到县纪委办公室时,第一句话就要找梅姐接访。我们告诉她梅姐下乡了,其他同志也可以接访,等梅姐下乡回来再把案子转交给她。她当即一口回绝,嘴里反复念叨:“梅姐什么时候回来?梅姐什么时候回来?”
第二天,这位上访者又来了,这一次她见到了梅姐。才一见面,她就激动万分、滔滔不绝地讲述自己所遭受的种种对待,讲得一把鼻涕一把泪。梅姐一边耐心地安慰着来访者,一边听她讲述。原来,这件事原本只是一件小事,但是涉事领导采取的方式不对,才使得事情进一步恶化。为此,梅姐把这位领导请到了信访室,与他谈话。不想这位领导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存在的不妥之处,一进门就是一串恶言恶语,一副老子就是这样的气势。谈话一结束,他就气势汹汹地走出信访室。没过多久,那位女上访者又来了,原来她在单位受到的不公正对待仍然没有得到改变。梅姐耐心安抚这位来访者,让来访者回去等消息。然后立即再次把那位领导叫到办公室,对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给他讲解政策纪律,分析所作所为的弊端,提醒他换位思考。后来,事情总算得到了解决。
通过这件事情,我明白了来访者为什么一定要找梅姐。因为,多年来梅姐积累的不仅仅是信访工作经验,更是对干部群众的感情和真诚。
有一个词叫“铁骨柔情”,但是我觉得用“傲骨柔情”来形容梅姐更贴切。有一次,梅姐接到一个电话,对方一张口就恶狠狠地说:“王春梅,你再对案子穷追不舍,我就让你不得好死。”这是赤裸裸的恐吓和威胁呀!他以为,用这样极端的方式就能够把梅姐吓退,岂料梅姐不卑不亢,反过来给他讲政策讲道理。当时,对方悻悻地挂了电话。然而,就在我们调查这个电话的来源和目的的过程中,对方又一次发起挑衅,用不同的号码发来带有威胁的短信。有人劝梅姐:“事情办得稍微适合就行了,就不怕别人打击报复吗?”梅姐却说:“纪检工作哪有不得罪人的?既然组织把我放在了这个工作岗位上,我就应该把这份工作做好。现在这件事情由我来办,是因为我在这个岗位上。如果在这个岗位上的是别人,别人一定也是这么办的。”一个女子,刚直不阿,她的内心是有多强大?
如果让我用一句话来概括自己对梅姐的感受,那就是:平凡之中见精彩!她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用自己的执著和努力,不仅谱写出人生的精彩华章,还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带动了身边的人——包括我。我相信,梅姐的魅力和力量,就像星星之火,一定可以带动更多的人在自己的岗位上谱写更多的精彩!
编辑:杨意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