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庸官”童名谦落马有何教训?

来源:贵港市覃塘区教育局 作者:周翔 发布时间:2014年06月30日 09:27 打印

  最高人民检察院623日通报,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童名谦涉嫌玩忽职守案,已由北京市检察院第二分院提起公诉。童名谦被指控在任职期间“严重不负责任”,致使衡阳市选举湖南省人大代表发生严重贿选。(2014626日《南方周末》)

  56岁的童名谦曾接连主政湖南最为复杂的三个区域:湘西、邵阳、衡阳。所到之处,总有轰动全国的新闻发生——从湘西集资,到衡阳贿选。按照官场逻辑,能主政复杂区域的地方一把手,必定是铁腕人物。而事实并非如此,作为主政者的童名谦,对于湘西泛滥成灾的民间集资以及邵阳的官场乱象,都同样选择了回避甚至放纵。童名谦的回避与放纵,说得好听一点,是源自于其的所谓“官德”,说得难听一点就是源自其个性严重“不自信”的“私德”。

可怜之人必有只恨之处。私德与官德不分的童名谦,在其主政湖南三地期间应对的一些复杂问题的“不作为”实践上,无不暴露了其可恨有又可怜的“庸官”形象。 “明哲保身,绝不多事”最多可以作为个人处世哲学,硬要视作“官德”,着实牵强附会。童名谦的可恨之处,是把这种处世哲学应用在官场上,以至于其虽能为官一任,却未见造福一方,甚至祸患无穷——君不见,童名谦主政的地方,乱象叠生,发展滞后。

“如果脑子不装事、心里不想事、手里不干事,不犯事但也不顶事,这样的干部有什么价值?”这句话出自今日《人民日报》《不犯事但也不顶事 这样干部有什么价值》一文。此话有道理。十八大以来,中央狠抓反腐,一些腐败贪官纷纷被查落马,大快人心。对于贪官,百姓早已深恶痛绝,在世人眼里,贪官如人人喊打之“过街老鼠”,而对于一些“庸官”,却鲜有人关注。现实当中,“庸官”不少。“庸官懒政”比“贪官”更可恶,庸官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平淡、无能,不思进取,安于现状,简而言之就是“不作为”。

“不作为”童名谦就是最典型的“庸官”样本。难怪乎,当年邵阳市委换届当中,童名谦获得连任后,其下辖的几个县的县委书记都不买他的帐,因为,他确实“没魄力没权威”。廉洁的“庸官”童名谦却获得连任,甚至官至湖南省政协副主席,最后因涉嫌玩忽职守而落马,教训至少有两点:

其一:“没魄力没权威”的童名谦获得连任,即便在选举程序上过关,民众的呼声理应引起组织关注并有所考量,避免用人不当。

其二:继续任用甚至重用“庸官”,暴露了当前领导干部能上不能下的官场弊病,理应尽早改革。庸官不只祸害一方,勿要等到其即将自生自灭了才引发组织动议查处。

“庸官”祸国殃民,治理庸官懒政时不待我!

  

编辑:林小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