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安县纪委创新机制 强化案件线索管理
本网隆安讯 今年以来,隆安县纪委以加快落实“三转”为契机,聚焦主责主业,多举措、多渠道排查案源,强化案件线索管理,扎实推进案件查办工作。1-5月份,全县共受理信访举报件70件,排查案件线索30件,立案17件,结案6件。
实行线索统管机制。多渠道拓展案源排查。一是开展监督检查、专项工作、纠风、审计以及巡查等工作,着力发现问题,向案件线索聚焦。二是加强与司法机关、行政执法部门的沟通合作,定期通报交流制度,从党员干部违法案件通报中排查线索。每月定期召开一次案件分析会,重点分析研究问题严重、情节具体、可查性强的,发生在群众身边、侵害群众切身利益的线索。
实行线索统管排查。一是建立信访线索分类台帐,并实时管理,限时督办。对受理的信访件实行分类,分别建立工作台账,掌握每个信访件的基本情况、办理进展情况和办理结果,切实做到情况明、数字清。二是对信访线索“三级评估”。首先,由信访室排查。对日常受理的各类信访举报件进行梳理、归类和分析,从中查找有立案价值的线索。其次,联合机关职能室会商案件线索。强化线索意识,各职能室尤其是纪检监察室和党风政风监督室,注重收集和分析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切实发挥办案合力。其三,信访领导小组对重要线索集体研究。发挥集体智慧的力量,对监督检查中和受理的信访问题定期分析研究,重点挖掘重大案件线索。
完善线索协调机制。一是统筹办案力量。树立全县查办案件工作“一盘棋”的思想,强化全员抓案件意识,构建县纪委监察局机关、派出纪工委、乡镇纪委三级线索收集网络。实行县纪委监察局班子领导分片办案联系指导制度。试行乡镇纪委联合办案制度。将地域相近的几个乡镇划归片区,实行线索分别排查,共同分析研究,扭转了乡镇纪委办案力量相对薄弱的局面。二是实行案件线索互移制度。对重大犯罪嫌疑案件,司法机关提前介入,利用部门职能优势,及时发现和掌握案件线索。其他机关在执纪执法过程中发现党员、干部有违纪违法问题的,及时将相关材料移送纪检监察机关进行查处。通过密切配合,优势互补,形成了强大的办案合力和震慑力。
加强核查保障机制。从人员、后勤、纪律三方面,加强案件线索核查保障工作。一是增强人员保障。在整合办案工作力量,提高办案人员比率的基础上,注重抽调工作经验丰富、年富力强以及具有法律、审计、财会等相关专业知识人员充实到办案队伍,使线索核查反映更迅速、更专业。二是注重后勤保障。安排办案工作专项经费40万元,在委局机关设立信访接待室,增购笔记本电脑、便携式打印机、照相机等一批办案设备,办案用车优先给予安排,有力提升办案科技水平。三是强化纪律保障。组织纪检监察干部集中学习《切实加强和规范反映领导干部问题线索管理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办案安全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进一步明确办案工作相关责任,增强办案工作保密意识和纪律意识,防止出现跑风漏气问题的发生。
编辑:林小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