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干事·为官
做人·干事·为官
——学习习近平同志在河南考察讲话精神的体会
5月9日至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强调:事靠人为,事在人为;要堂堂正正做人、老老实实干事、清清白白为官。笔者读后豁然开朗,“做人·干事·为官”,这是一个递进关系,欲当好官,先干好事,基础是先做好人。
修身·做好人
儒家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讲的确实有道理,个人修养好了,素质才会提高;小家治理好了,国家才能治理好,天下才能太平。那么,一个党员干部如何修身呢?笔者认为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党性修养,它是人生的总支柱、总开关,只有立好支柱、把牢开关,才可能经受住种种考验,所以政治坚定是修身的第一位。另一方面是道德品质的修养。习近平强调,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务必把加强道德修养作为十分重要的人生必修课。如果说党性信念是根本的话,道德品行就是重要的基础。一个道德上有斑点的人不可能公正执法、执政为民,所以我们要为政以德,注重德行的修养。
勤学是修身的一个重要手段。五光十色的生活对人诱惑很大。提高修养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健康的情趣,有空要多读书、读好书。领导干部要过好生活关,必须加强学习,提高修养。在单位里,说一千道一万,工作是根本,没有业绩,没有能力,光凭关系、耍嘴皮子,都不是长远之计,都不是立身之本,真正的立身之本是业绩。
敬业·干实事
天下所有事情都是干出来的,光有理想抱负,有本事,如果不脚踏实地,不真抓实干,没有用。邓小平同志讲: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作为党员干部,只有老老实实干事,才能取得人民的信任、才会赢得民心,人民群众才会服你,跟随你创佳绩、造辉煌。所以,我们在工作岗位上,要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要忠于职守、敢于负责、勤奋踏实。
要忠于职守,就要提高履职能力,不能眼高手低,志大才疏。要一件一件地干好本职工作,一项一项地完成,这样日积月累,就会成就一番事业。我们都知道,成功有两种人,一种是特别聪明的人,那是天才,少数人;另一种是特别能坚持的人、实干的人,这种人是多数。实干的精神和敬业的态度,它是决定一个人成败的关键因素,凡是能成大事的人,必是脚踏实地、孜孜不倦的人。
清廉·为好官
清清白白为官,它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最为简洁的注释。
清清白白为官,蕴含了无限的深意,这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清正廉洁的本质和高尚品质的具体体现。从周恩来“不是做官,是做事,是为人民服务”,邓小平“做点工作”,江泽民“共产党人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胡锦涛“干干净净为国家和人民工作”,再到习近平的“堂堂正正做人、 老老实实干事、清清白白为官”,贯穿了一个思想:清白做官,干净做事。作为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把清白为官铭记心间。
要清清白白为官,首先,要牢固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打牢思想政治基础,筑牢思想政治防线。既要有“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抱负,又要有“在位一天,赶考一天”的意识。
其次,要坚守清廉本色。习近平强调,要深刻领会中央八项规定的精神实质,养成慎始、慎独、慎微的意识,走好人生每一步。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他们所处的环境不同,担任的职务不一样,但他们做到慎始、慎独、慎微,坚持执政为民,甘当人民公仆的本色是相同的。党员领导干部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力戒贪欲。
再次,要接受监督。党员领导干部要正确认识权力,更要正确使用权力,要以党章党纪规范自己,按照《廉政准则》来约束自己的行为,时时处处接受监督,廉洁自律,才能走好人生道路。
编辑:林小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