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县纪委抓早抓小提高干部“免疫力”
本网凌云讯 今年以来,凌云县纪委监察局未雨绸缪,防微杜渐,注重抓早抓小,做到早提醒、早警示、早教育,常打“预防针”,提高领导干部的廉洁“免疫力”。
一是完善制度建设,在源头上抓早抓小。先后制定完善《凌云县国家公职人员七个行为一律就地免职规定》、《凌云县机关工作人员禁酒规定》、《关于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重申严禁大操大办酒席规定》等相关制度22个,加强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制度执行到位。
二是开展常态化明察暗访,加强问责。结合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制定下发了《凌云县作风建设明察暗访暂行办法》,成立8个专门督查组开展常态化督查,县电视台记者参与,先后对干部作风、领导办公用房、单位值班和公车使用管理、会风、购买贺年卡、购物卡、烟酒、年货节礼等情况进行了暗访,累计开展各类督查200次以上,发现问题47个,对存在问题的相关单位,及时下发了督办函,责令进行整改,共给予通报批评33人、就地免职2人、辞退5人。
三是加强廉政教育,时常“扯袖子”。结合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看中医(廉洁养生)、看监狱、看困难群众“三看”教育、“廉政首课”和“廉政课堂进乡村”等活动,组织300余党员干部到钦州监狱、县看守所开展警示教育活动,全县8个乡(镇)和86个县直部门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到县中医医院听取中医廉洁养生讲座、深入联系村屯与困难群众结成对子,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与困难群众“换位沉底”,帮助群众解决涉及水电路、产业发展、贷款、入学等各种困难1.3万个。同时各乡镇和县直部门“一把手”给党员干部上廉政党课,县纪委常委班子深入单位、乡镇上廉政党课,全县3000余党员干部常态化受到“扯袖子”教育。与此同时,县纪委抓住重要节点和重要时段进行早提醒,在元旦、春节、清明等重大节日前夕,制通过短信、文件等提前提醒廉洁自律,通过廉政教育给领导干部常敲“警示钟”,常打“预防针”。
四是成立“廉政茶室”。 根据掌握的党员干部思想、工作、生活情况,建立“廉政茶室”开展廉政提醒谈话活动,对党员干部身上的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早处理,今年以来共对有信访反映和平时掌握有思想倾向的14名党员干部进行廉政提醒谈话,及时批评教育,有效防止小问题变成大问题,切实增强领导干部廉洁“免疫力”。
编辑:林小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