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县狠刹乡镇干部“走读”风
本网凌云讯 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凌云县根据征求意见环节中群众反映的大部分乡镇干部三天两头往家跑,“走读”现象突出的问题,按照即知即改、边查边改的要求,该县以制度建设作为抓手,将乡镇干部“走读”问题作为打通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举措,通过建立长效机制、明查暗访、责任追究和严明岗位责任四大制度,让乡镇干部由“走读”变“住读”,在服务群众、解决群众所需、所盼中提升了群众满意度。
一是建立健全长效机制。通过完善领导带班值班制度、领导干部请销假制度、乡(镇)干部夜访制度等规章制度,构建治理乡(镇)干部“走读”问题的长效机制,乡(镇)领导干部除开会、请假和出差等特殊情况外,每人每周在工作所在地住夜不应少于4天。同时,通过采取挤、调、挪等办法,完善机关食堂、活动室等设施,丰富业余文化生活,积极解决干部“住得下”的问题;通过定期与乡镇干部进行思想交流,及时关心、了解他们的思想、生活状况,切实解决既留“人”又留“心”的问题。
二是开展明查暗访专项整治。5月4日,该县纪委下发了关于开展乡(镇)干部“走读”专项整治的通知,在全县8个乡镇开展乡(镇)干部“走读”专项整治活动。对工作日期间,未经许可、不按规定在工作地住勤,离岗返家的;不遵守值班制度,工作日夜间和双休日、节假日值班不在岗位的;无故脱离岗位,出现群体性事件、灾难险情、重大事故等突发性问题时,不能迅速赶赴现场组织指挥及时解决问题的;以进城办事为名,延长滞留时间而脱离工作岗位的;不遵守工作纪律,无故迟到、早退,工作不在状态的,等现象,由纪委、组织部、绩效办等部门联合组成督查组,不定期、随机深入各乡镇抽查。
三是严格责任追究制度。干部个人的“走读”行为,由乡(镇)党委视情节轻重进行诫勉谈话;乡(镇)干部“走读”行为情节严重的,由县委问责乡(镇)党委主要领导责任,并在全县范围内通报批评,并上报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备案。对顶风违纪的“走读”干部从严处理,对因“走读”造成工作失职、后果严重、影响恶劣的干部,依纪依法追究党纪政纪责任。目前共对4个乡镇和11名乡镇走读干部在全县范围内点名道姓通报曝光。
四是严明岗位责任制度。各乡(镇)从领导干部到普通党员干部,都制作标示牌,设岗定职、定责。通过开展领导干部包村增收、访知解难、结对帮扶等活动,推行民情恳谈、昼访夜谈等制度,做到乡镇干部住读“有事做”,切实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真正做到作风转变,为民务实。
编辑:林小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