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三项举措 转作风 惠民生

来源:灵山县纪委 作者:刘帅 劳大煜 发布时间:2014年06月10日 10:50 打印

  本网灵山讯 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灵山县纪委监察局立足“三转”要求,结合纪检监察机关工作实际,围绕“听民声、解民困、保民利”的主题,采取三项措施,深入基层,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确保干部作风转变取得切实成效。


  “畅通渠道”听民声。灵山县纪委监察局深入推行信访联动工作模式,即以“大信访”(县信访局)和“小信访”(县纪委信访室)作为信访联席会议制度的具体“操作人”,同时以信访联席会议多个责任单位为成员,整合信访部门的转访、纪委部门的督访和责任单位的跟踪办访职能,真正形成“1+1+N”的“大信访”格局,积极畅通群众信访举报渠道,确保信访案件“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同时,定期开展书记巡访、重点约访、老户回访、带案下访等信访活动,及时解决疑难、复杂信访问题,把问题、矛盾化解在基层。今年,共受理群众信访举报件160件,初核157件,初核率98%,4个信访积案都已基本得到妥善解决。


  “结对帮扶”解民困。灵山县纪委监察局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全县18个镇各选一个贫困村,开展“我为农民增收办实事”活动,采取“结对帮扶”一对一联系模式,每一名副科级以上纪检监察干部在每个村与1户困难群众结成帮扶对子,要求每个月要到帮扶困难户家里,详细了解帮扶对象家庭状况、经济来源和生产、生活情况,帮助解决困难,帮助其脱困致富。全县纪检监察干部共帮扶特困户77户,收集群众各种诉求信息154条,主动为群众办实事86件。


  “纠风治乱”保民利。“加大涉农案件查办,保护群众利益”是该县纪委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的一个重点平台。坚持把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突出问题作为工作出发点,采取分片排查、专项清查等方式,加大对群众低保资金、粮食直补、危房改造资金、卫生专项资金、新农合资金等民生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坚持保护群众利益。同时,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切实解决在为群众办事中推诿扯皮、“吃拿卡要”等问题。今年,共开展专项清查3次,纠正不正之风问题2个。





 


编辑:林小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