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作风要“五改五树”

来源:龙胜县纪委 作者:王永飞 伍利丹 发布时间:2014年05月21日 16:24 打印

  党的十八大以后,中央提出了八项规定,对转作风提出明确要求。可以说,党员干部的作风事关党和政府形象,影响民心向背,决定事业成败。笔者认为,要想转出好的作风,党员干部要“五改五树”。

  一是改“自骄自满”学风,树“学海无涯”新风。“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党员干部要虚怀若谷,博采众长,广泛涉猎,兼收并蓄。除了学好业务知识外,还要广泛学习经济、历史、法律等知识,实现开眼益智,提高工作效率。切忌自骄自满,对自己说“够用”,否则只会陷于自欺欺人、夜郎自大可笑之境。

  二是改“虚假臃肿”文风,树“务实精干”新风。文风不是小事,文风里面有感情,表面上看是表达技巧和文字水平问题,实际上是对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感情问题。为此,所作的报告和言论的内容要唯实,言简意赅,短小精悍、言之有物、有的放矢,真正做到科学分析问题、切实解决问题。切忌讲官话套话、瞎编乱造、无病呻吟。

  三是改“事倍功半”事风,树“事半功倍”新风。如何把一件事情办好,达到“用最小的力办成最大事”的效果?深谋远虑是基础,一事当前就要把因果张弛想清楚,把推动工作的方式想透彻,集思广益、反复权衡,拿出最得力最有效的措施,提高办事效率。切忌拍脑袋行事,出现“杀敌一万自损八千”低效率甚至得不偿失现象的发生。

  四是改“铺张浪费”桌风,树“光盘节俭”新风。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铺张浪费、公款吃喝不仅浪费国家资财,而且大大损害了党员干部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刹“桌风”,就要严格禁止公款吃喝,把有限的资金和资源用在为民办实事上;就要坚决反对餐饮浪费,以身作则抵制舌尖上的浪费,时刻做到“量身订菜”,不留剩菜。

  五是改“足不出户”坐风,树“走遍阡陌”新风。“坐着轮子转,隔着玻璃看,最后吃顿饭,啥事也没办”,这是典型的坐风现象。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唯有下基层才能取得“真经”。党员干部必须常下基层、深入基层、扎根基层,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所愿,真正把基层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摸清、摸准、摸透,从而增强服务群众的针对性、实效性。切忌足不出户、遥控指挥。




 

编辑:林小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