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者仁心温德树
他是一位优秀的脑心血管专家,面对记者和媒体的采访,他平淡地说:“尽管现在的医生很难做,但我还是坚持关怀每一位患者,用心为每一位患者消除疾病,努力使患者的利益最大化,尽最大努力做一名病人满意的好医生。”他,就是南宁市第三人民医院脑系科主任、主任医师、优秀共产党员温德树。行医30年来,岁月在他的两鬓留下斑白,在额上埋下褶皱,也在他不断的追求与探索中,结出累累硕果。他先后有四项科研获得市级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获广西医药卫生适宜技术推广三等奖,开展新业务、新技术十多项,发表国家级核心期刊论文和省级论文二十多篇;先后荣获2006年度、2007年度、2008年度南宁市先进个人,2006-2007年度,2008-2009年度南宁市卫生系统优秀共产党员,2010年南宁市第七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011年南宁市卫生系统“党员示范岗”,2012年广西卫生二等功等荣誉。
对待患者 至精至诚树品牌
医院的同事都注意到,温主任特别忙,他出门诊,病人围到了门诊;他在病房,病人又围到了病房。但不管有多少病人,温主任总是轻声细语,一边给病人诊治,一边给病人讲授脑血管疾病预防知识,耐心解答病人的各种疑问,规范细致的做好诊疗,直到病人满意离开诊室。有好奇的患者忍不住悄悄询问旁人:“这些病人都是温主任的熟人、朋友?”事实上这些人都是慕名而来的患者,他并不认识。但在温德树的眼中,熟人也好,生人也好;农民也好,干部也好,他们都是需要自己服务的患者,一样给予精心诊疗。
2010年10月的一天,为了科内两名急危脑出血病人的抢救已经奋战了整个通宵的温德树,刚要拖着疲惫身躯洗手下班,这时科室又收治了一位医院“绿色通道”送入的50多岁的脑出血昏迷患者,从病人深大、急促的呼吸和瞳孔对光反射的情况,温德树清楚病人病情凶险。他二话没说,立即组织科室急救医护团队,亲手制订治疗方案,争分夺秒的开展对病人的抢救工作,经过几个小时的急救治疗,病人终于渡过了危险期。在团队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下,病人康复出院了。这位来自百色革命老区的普通农民患者紧紧握着温德树的手,流着热泪感激地说:“主任,你真是一位好医生,我入院时没有缴纳一分钱,整个人蓬头垢面,身上还散发着恶臭,是你什么也不说,用你高超的医术、仁慈的心,挽救了我的生命,我永世不忘你呀,恩人!”
在三医院病区走廊的墙上,挂着一幅幅感谢温德树的锦旗和牌匾:“医术精湛、服务优质”,“精医重德的典范、妙手回春的楷模”,“医术精湛、管理规范、医患和谐、服务优良”……在意见箱里有许多赞美温德树的留言:温主任为我们病人着想,对待病人认真负责、百问不厌、热情周到,检查细致,想病人之所想……,是个好医生……
是的,温德树对待病人,从来就讲“认真”二字。只要病人有需求他就想方设法满足;科室有危重病人,随叫随到。他说,救死抚伤是医生最神圣的职责,病人专门找上门看病,那是对医生最好的肯定,这是老百姓发给的金牌,最为珍贵。
业务精进 春雨润物细无声
大夫,在古代是最为高贵的官员,但现在用来称呼医生,一个根本原因大概就是医生责任重大,受人尊重。温德树就是令人敬仰的大夫,他对医术上精益求精,让人深切感受到一种崇高的责任心。也许他比别人更理解“生命之托重于泰山”这句话的含义。理解越深,行动越慎。在长期的工作中,他养成了一个良好的习惯,接诊病人,问得特别仔细,检查的特别详细,不疏漏每一个细小的细节。只要有怀疑,就必须找原因。自己拿不准,就请别的科室专家会诊。在他看来,寸有所长,尺有所短。请其他科室的专家,甚至年轻大夫会诊,都非常谦虚诚恳。自己职位升了,职称高了,又是一个专业领域的专家,但完全没有科主任的架子。
在多年的实践工作中,他注意到南宁市的脑血管病和全国一样,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发病趋向年轻化。如何让患者能够得到及时和最佳治疗,是这位默默耕耘在临床一线的专家一直在思考的问题。特别是接诊到一些病情严重才来就诊而预防知识和预防措施基本上是空白的患者时,他看在眼中,急在心中。2004年8月,他作为医院脑血管病学科带头人,勇挑大梁,组织创建了医院脑系科,并在全区率先引进脑中风诊疗系统—卒中单元,建立了一支神经治疗、监护、康复、护理及健康宣教为一体的卒中单元管理团队并高效运作,以最大限度降低了病人的医疗费用、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提高了脑血管患者愈后的生活质量,减少了社会、家庭的沉重负担。目前该科室开放床位80多张,床位使用率达到100%,治愈好转率为97.9%,抢救成功率达92.3%,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以人为本 铸就团结吃苦的医护团队
温德树任脑系科科主任8年多来,严格要求自己,始终以身作则,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不怕苦,不怕累,是科室的先锋模范。在他的带动下,全科形成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的高标准工作氛围,帮助病人克服困难的无私奉献精神在科室医护人员中蔚然成风。
2011年的一天,医院出诊到火车站接回一位危重病人送到了脑系科。当时病人神志不清,昏迷不醒,而且孤身一人,没有陪员,病人身上仅有9元钱。病人不仅没钱治病,就连吃饭也成问题。温德树一边向医院汇报,一边精心施治;全科的医护人员自己花钱为病人买饭吃。喂吃喂喝,端屎端尿,没有一人叫苦。经过精心照顾,这名患者终于好转。原来这是一位马山县的农民,去外省打工,感觉不适,准备回家,谁知上火车后,病情加重,经铁路部门联系送来就诊。病人治好了,但更大的难题接踵而来,病人不但没有医药费,而且还没钱回家。经温德树联系,医院工会出面,解决了医药费还为病人筹到了回家的路费。温德树和他的团队这种无私助人的行为感动得这位患者不知说啥好。
像这样的病人,脑系科的医护人员一年中不知要照顾多少。在长期工作中,他们早已养成不怕苦、不怕脏、不怕累的习惯。他们的任劳任怨,默默奉献,得到了上级、医院患者及家属的一致好评,自2008年至2013年脑系科连续六年被医院评为先进科室。
“医乃仁术、做一个值得病人托付生命的人”是温德树的座右铭,也是他给全科人员确立的一个标杆。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温德树和他的团队一如既往用仁心妙手实现着、履行着自己的医学誓言。
编辑:林小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