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群众路线首先要做勤廉表率
当前,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入查摆问题的关键时刻,党员干部如何增强党的宗旨意识,如何针对自身存在的各种问题,搞好整改,做勤政廉政表率,显得极为重要。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强调“为民、务实、清廉”,就是要求我们党员干部“坚持群众路线,争做清正表率”。而当前干部不队伍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良倾向,如一些单位和党员干部还存在应付了事、安于现状等问题。有些人依然贪图享乐,没有真正把心思放在工作上,不思进取;有些人观念淡薄、纪律松弛;有些人行为放纵,道德沦丧,贪图享受,甚至把包二奶、养情人、勾结黑社会作为有身份的标志;有的人作风粗暴,毫无法制观念,视群众为“刁民”,把自己当“老爷”;有的在位不做事,热衷于“搞自己的项目,捞自己的钱”,热衷打牌赌博;有的乡村干部甚至对民政救济救灾款、茅草房改造款都要“雁过拔毛”。
一是走群众路线必须先立德 。官德正则民风淳,官德毁则民风降。其实,无论是各级领导、还是乡科级基层干部、村干部,在群众眼里,依然是一个“官的地位”。因为我们手里多多少少有一点点权力!所以说,即使是普通的党员、普通的干部,讲究“德”极为重要,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忠诚。要忠诚于信仰,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在现实中,有些党员干部“无德”行为值得我们反思:有的人不信组织信个人,对上阿谀奉承、对下敷衍塞责;有的人一味抱有贪婪心态,在金钱美色面前“失志失德”。殊不知:“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高飞之鸟,死于美食;深潭之鱼,亡于芳饵”。
二是走群众路线就要对群众敬畏。党章明确规定,“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人民的公仆”。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有敬畏之心,一要敬畏历史,二要敬畏百姓,三要敬畏人生。在群众面前要做到心有所畏、行有所止。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的全部工作;要耐心倾听群众意见,真心欢迎群众监督,绝不对群众的意见心生厌烦,置若罔闻;要热心帮贫扶困,尽心排忧解难,绝不置群众冷暖、民生疾苦于不顾;要全心全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不好大喜功,追名逐利;要满怀公仆之情,厉行公仆之志,恪尽公仆之责,把立党为公、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要求落到实处;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多深入实际、深入基层,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要对基层群众怀有深厚的感情,真心为他们化解矛盾纠纷,引领群众发展经济。
三是走群众路线要善于办实事。常言道:“实干就是能力,落实就是水平!”如何办实事? 要紧贴群众的愿望和期待,着力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努力使学习教育实践活动成为群众满意工程,把实现好、推广好、发展 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主动改正我们过去工作中存在的失误和不足,使党的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有实效。只要符合群众利益,都要理直气壮,不畏流言,放手去做。但是,抓任何一项工作,上任何一个项目,都不能急功近利,贪一时之功,图眼前之利,要深谋远虑,行得正、走得直、盘子准。要以身作则抓落实、抓作风、抓廉政、抓发展。在各项工作当中,做到不正之风不染,不法之事不为,勤勤恳恳做事,清清白白做人。
编辑:林小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