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向背看作风

作者:黄隆天 发布时间:2014年05月13日 10:22 打印

  俗话说,“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千好万好,不如老百姓说好。”老百姓审视党员干部,最重要的一条是看其作风。古人云:“政者,正也。”时下,全党上下正在深入开展一场剑指作风积弊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作为党员干部,要行得端、坐得正,说得到、做得到,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作风赢得老百姓的口碑。
 
      放下“官架”,贴近群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群众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干部心系群众、埋头苦干,群众就会赞许你、拥护你、追随你;干部不务实事、骄奢淫逸,群众就会痛恨你、反对你、疏远你。”由此可知,“群众”二字重千钧。“不搞特权、不摆官架、平等对话。”这是周恩来的人格魅力;“当官不摆谱、职权不滥用、民情不忘怀。”这是杨善洲的为官之道。因此,党员干部要放下架子,贴近群众,深怀亲民之心,精办利民之事,群众自然交口称赞。
 
      迈开“官步”,深入群众。“一杯茶水一支烟,一张报纸看一天;一个鼠标一个网,一款游戏耍一天。”这是老百姓做的一首反映个别党员干部懒散松垮不作为的打油诗。这种“不出门、不调研”的懒散作风,群众深恶痛绝。“眼睛向下看,身子往下沉”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也是践行群众路线的准绳。党员干部要迈开“官步”,扑下身子,走出办公室,沉入基层,访贫问寒,问计于民,始终把老百姓的“柴米油盐酱醋茶”作为心中头等大事解决好、落实好,创出一流的工作业绩,百姓自然信服满意。
 
      摒弃“官腔”,服务群众。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就是老百姓。群众看干部,看的是行动。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如果只会说不会干,只挥手不动手,试想,老百姓心中的秤砣会偏向何方?因此,在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中,党员干部与其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摒弃形式主义,少打官腔,少讲大话,多干实事。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变被动等群众来办事为主动上门为群众办事,尽职尽责将服务群众真正落到实处。这样的党员干部,群众自然拍掌称颂。





   

编辑:林小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