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树春梅向阳开——记西林纪委信访室主任王春梅

来源:《党风廉政教材》 作者:西纪宣 发布时间:2014年04月29日 17:30 打印

一树春梅向阳开

——记百色市西林县纪委信访室主任王春梅

  

一树春梅向阳开——记西林纪委信访室主任王春梅

  她,面对恐吓威胁,毫无畏惧;
  她,面对腐败分子,毫不手软;
  她,面对群众,满怀真情;
  她,面对家人,心存愧疚……
  她,就是百色市西林县纪委监察局信访室主任——王春梅。

  都说女子如花,刚毅不屈的王春梅就像家乡后山上盛开的梅花一样清新而又坚韧。每当看到梅花星点绽放,把山野唤醒的时候,王春梅和所有女子一样会沉醉其中,热泪盈眶,感叹一个人活着就要像梅花一样,点缀大自然,温暖人世间,不畏风吹雨打。
  14年,王春梅正是以这样朴素的人生信念对党忠诚,对事业热忱,对人民真诚,对家人关爱,走过了风风雨雨。14年,王春梅受理群众信访案件不计其数,为国家和集体挽回经济损失上百万元,在平凡的来访接待、投诉受理、综合协调、信访统计、信访督办和回复的日常信访工作中,走出了一条不平凡的路。

   

  对腐败分子铁面无情,浩然正气
 

  “……这辈子,我们都要记住共产党。没有党,就没有我们的今天!”父亲留下的话,至今她依然记忆犹新。也正因为这句话,她决定一生跟党走,身怀着一种对党的无限感恩,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在工作中对腐败分子和不正之风从不妥协。
  王春梅出生在一个贫寒的农民家庭,家里有5令兄弟姐妹。1984年,她走上了工作岗位——西林县者夯乡人民政府(现在已归并为古障镇)。1999年,是她人生中的一个转折点。当时全县乡镇领导班子换届,由于她工作勤恳慎重,得到组织的厚爱和重用,被任命为乡一级纪检监察干部,从此和纪检监察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新的工作中,她深知是党和人民给了自己一个难得的机会,心里立下一面旗帜: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作为一名纪检监察战线上的新手,她深爱这份光荣而特殊的工作,并暗下决心,干出一番成绩来。为了尽快熟悉业务知识,履行好岗位职责,成为熟悉本职工作的内行,王春梅挤小时间认真学习中纪委、监察部颁布的纪检监察重要条规、文件,看熟看透,并善于借鉴和应用好的T作方法和经验。在学习和实践中,她的工作能力和执纪水平不断得到提高,为以后的纪检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2006年,单位接到群众来访,反映西林县某矿产公司有违反财经纪律行为,私设“小金库”,公款私存。为了了解情况是否属实,当时任西林县纪委信访室主任的王春梅,马上组织人员下去实地调查核实。经过一周时间的调查,发现该公司账目混乱,收支无发票,会计、出纳自收自支,且不入账。
  面对如此混乱的账目,王春梅组织工作人员开展大面积的调查,果断地找该公司财会人员来询问,并三番五次登门拜访,和同事苦口婆心地教育财会人员,让他们说出实情。
  在调查核实期间,有一位当事人的家属赵某直接冲到县纪委信访室,气势汹汹地大声怒吼,问谁是王春梅。王春梅笑脸相迎,热情招呼这位家属。他见王春梅是一个弱女子,更加嚣张,瞪着大眼恶狠狠地威胁:“你敢查我老婆的存拆,我就揍死你。”王春梅毫无畏惧,并严肃向他说明公款私存是违纪违法的行为,是要受到法律制裁的。最后该家属自觉理亏,灰溜溜地离开。该案子经过三个多月的调查,查出西林县某矿产公司违纪金额16.8万元,收缴后全部上缴国库。
  王春梅处理信访事件雷厉风行,对违法乱纪党员干部铁面无私,对金钱诱惑无动于衷。2011年,西林县出台了补偿企业改制政策,即给予改制企业一定的经济补偿。一天,曾经是该县某矿产公司经理的郭某来到县信访室找王春梅,诉说自己曾借给公司20万元到隆林的罗畔起公司购买矿石加工,希望得到该款项补偿。王春梅二话不说,便带着人员下去核实。经过一个多月的调查核实,只查到一张20万元的收据。这并不能作为领取补偿金的凭据。当事人为了得到补偿,一天,他带了两瓶水井坊名酒、两条玉溪烟和一张购物卡来到王春梅家,见王春梅不在,便将礼品放在她瘫痪的丈夫床头便走了。最后王春梅将这价值2000多元的礼品如数上缴办公室,退还当事人。
  王春梅面对金钱无动于衷,面对恐吓镇定自如。在办案过程中,王春梅常常接到陌生人打来的“王春梅你再对案子穷追不舍,你让我不得好过,我也让你不得好死”的类似威胁和恐吓电话或信息。她对此一笑过。有人问她,做纪检信访工作不怕别人打击报复吗?王春梅平静地说:“我是一名纪检监察员,我尊重这份威严神圣的工作,我要一如既往地坚守自己的岗位。既然接受了这份工作,那就要‘爱’它!”一个“爱”字令人振奋。王春梅的话道出了纪检战士的心声。他们真不愧为人民的忠诚卫士。
  就是这样的卫士,忠诚地保护着国家的每一分钱。2011年,王春梅在与某单位职工交谈中了解到,某些县科局领导干部到企业,一身兼两职,每个月领取双份工资,群众意见很大。为了及时了解举报内容是否真实,王春梅率单位工作人员主动深入企业调查核实。因某些当事人推卸责任,企业方面财会又不配合工作,不愿出示工资单给予对账,影响了案件的进一步开展。最后王春梅凭着多年的办案经验,冲破重重困难,对当事人晓之于理、动之以情地教育。当事人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积极配合案件调查。案件最终结果是情况属实,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8万多元。

 

  对家人愧疚真情,有情似无情

  

  有谁知道王春梅工作上取得优异成绩的同时,她的家庭却是如此的不幸?命运对她太不公平了。她和许许多多的妇女一样,只渴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好好照顾家,做个贤妻良母。但是幸福的日子刚刚开始,她的爱人却被查出了重症,5年后丢下她和孩子,一个人离开了人世……面对残酷的现实,王春梅没有被击倒,反而变得更加坚强。
  1985年,王春梅与一名农村教师喜结连理,建立了温馨的小家。丈夫在偏僻的乡村当教师,她在党政部门工作,而且每个月下到村屯开展工作的时间不少于20天。当时,乡村的交通条件十分恶劣,婚后夫妻俩一直过着牛郎织女的生活。由于生活环境和教学环境很差,她的丈夫常年生活在潮湿不堪的泥巴房里,四肢患上了痛风。
  次年,这个温馨的小家庭增添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儿子。王春梅的工作、生活也因儿子而更有动力。然而她对儿子、对丈夫和整个家,却有一种难以弥补的愧疚。为了不影响工作的正常开展,她常常把年幼的儿子寄托给邻居帮教养,可以说她的儿子是邻居教养成人的。对于帮助照顾儿子的邻居她感激不尽。
  然而天不有测风云,她十四岁的儿子不幸得了重病,王春梅多么想带着儿子四处求医寻药。可当遇到信访案件时,她又把儿子扔给丈夫一个人,自己一头扎进工作中。只有待到案子处理圆满结束,她才从一名纪检干部回到家庭主妇的身份中。一想起重病的儿子,她流下了愧疚的泪水。一次,因为有案子脱不开身,只能让从边远山寨赶回来的丈夫带儿子到百色住院治疗。这一躺就是十多天,儿子全靠丈夫一个人护理。儿子的顽病一治就是5个年头,花去了大量的医疗费。家庭的不幸,带给王春梅太大的压力,她觉得欠儿子和丈夫的太多太多。作为妻子,她没有尽到做妻子的义务;作为母亲,她没能承担应尽的责任。面对家庭的巨大压力,她并没有把情绪带到工作中,也以未在同事和朋友中提过半点家庭困境,在别人的面前永远是最坚强的一面。自己的苦和痛自己承担。

  月有阴晴网缺,人有旦夕祸福。王春梅的丈夫2007年因身体四肢感觉不适,经医院确诊为肌肉萎缩侧索硬化症。从那以后,她便开始四处打听能治疗丈夫疾病的医院。自己工作脱不开身就让儿子带着丈夫四处求医问药,他们先后到南宁、贵州、云南等地治疗。两年来,经过几次大小手术的医治,可是丈夫的病情依然没有好转的迹象。病情反而恶化,四肢开始慢慢地萎缩,开始硬化。2009年,丈夫已到了肌肉萎缩侧索硬化症晚期,全身瘫痪,连吃饭都要人喂,长年累月躺在病床上不能自理。同年3月,王春梅的父亲又被诊查出食道癌晚期,并于12月离世。老父亲走后不久,她丈夫的病情越来越严重。面对着这种种不幸,王春梅仿佛一棵大树坚强地挺着,擦干眼泪,一如既往地扑在工作上。
  2010年的一天早上,王春梅接到新的工作任务,要下乡核实某项计生款。她交代一位邻居兄长中午送饭给丈夫,出门前她还抱丈夫上了一次厕所。她以为这次下乡中午能够赶得回来照顾丈夫,没向邻居说一声就走了。结果当王春梅办完事回到家时,已是15点多了。她打开家门,听到丈夫断断续续的痛苦的呻吟,马上意识了什么,她冲到卧房,见床上没有丈夫的身影,马上冲到卫生间。只见丈夫头撞在门上,口吐白沫,四肢直挺挺地倒在卫生间里。王春梅突然眼前一黑,泪水直流,边哭边把丈夫抱回床上。床上的丈夫发出的微弱之声如一根针刺痛王春梅的心胸。王春梅紧紧地抱着丈夫,伤心地大哭起来。
  为了做好本职工作,王春梅不能专门照顾丈夫,只能让儿子带着丈夫走遍能去的医院进行治疗。可是病情始终没有好转,医院也无法接收,最终只能带回家,西医、中医一并用,只要能让丈夫多活一天,就是对自己最大的恩惠了!每天忙完工作后,王春梅都会赶着回家照顾病榻上的丈夫,喂他米饭,帮他翻身子,帮他按摩,和他聊天,对着丈夫聊天已成为她每天的必修课……当得知按摩对丈夫有好处时,她便订阅了《中国按摩推拿》等书籍,再忙也要翻阅,学着如何更好地按摩手脚甚至全身部位,如何才能让丈夫更加舒服。
  可是,上天并没有怜悯王春梅这个善良的妻子,失去父亲才一年半,她的丈夫因病情恶化,也离她而去。一次又一次的沉痛打击,她坚强的心开始憔悴了,整个人好像突然老了10岁一样。人再坚强,也有脆弱的时候。想想和丈夫一路走来的日子,他健在的时候她没能尽到做妻子的责任,丈夫病倒后她没能好好照顾他,对于丈夫,王春梅一辈子都感到深深的愧疚。丈夫出殡的那一天,她向天呐喊,泪如泉涌,所有的爱,所有的恨,所有的痛,在那一刻完全释放,让在场的人都为这个曾经无比坚强的女人而心酸落泪!纪裣监察信访举报工作任重而道远,在巨大的思想压力下,王春梅还是坚强地站了起来,仍然以顽强的意志和激情坚守自己的工作岗位。

 

  对群众百姓饱含深情,无怨无悔

 

  西林地处云贵高原边缘,是个老少边山穷地区,地理位置特殊,也是广西、云南、贵州交界处。全县总人口仅有15.5万人,人们思想淳朴,对于尖锐的问题只希望在本地内自行解决,信访案件压力较大。
  “信访部门是纪检监察机关联系群众的窗口,做不好信访工作,就没办法向群众交代。”王春梅时常这样说。为了捍卫党的纪律的严肃性,维护群众利益,王春梅始终坚守工作原则,冲破重重困难,挖出深藏不露的腐败分子。
  2000年的一天,正在儿子重病,四处求医寻药之时,她接到了信访案件。某村党支部某党员违反计生政策、某村某个村干虚报冒领移民搬迁征地款。然而,事实、证据并不是那么容易浮现的。

  为能取得实证,王春梅和挂村工作队员翻山越岭人村住户进行调查。违反计生政策的党员为逃避责任,不承认自己的错误,反而把超生的婴儿藏起来,一藏就是一个星期,一度让案件的调查陷入困境……而某村党员,盯着移民搬迁征地补偿资金这块肥肉,私自虚报被征田地测量面积,冒领移民田地征地补偿资金并据为己有。接到群众举报时,其被征田地已被挖掘平整,征地原状遭到严重破坏,这对开展案件调查非常不利。这对于纪检监察新手的王春梅,无疑是雪上加霜。但是,她那完不成任务誓不罢休的工作干劲,让困难在她面前显得“苍白无力”!通过深入群众、信访对象邻居家中逐一调查,她采用“思想攻击法”,把国家的有关政策,把党员、村干部的相关义务、权利与责任,对触犯国家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的后果等一一解释清楚,让信访对象主动承认错误,交代事实,上缴虚报冒领资金。最后这两个案子终于圆满地画上了句号。
  群众手里捧着到手的补偿款,他们拉着王春梅的手,不停地说:“感谢党,感谢政府!”
  14年的风雨兼程,磨炼出王春梅爱岗敬业、坚强不屈的优秀品质,使她始终站在接待群众来信来访工作的第一线,用她的热情与耐心、细心与真诚化解了多起矛盾纠纷,感动了许多群众。2006年以来,王春梅亲自主持初核信访件305件(次),初核率96.8 9%,办结率和反馈率达96%。为委局机关提供案件线索35件(次),化解矛盾31起,先后有32名违纪人员受到了党纪政纪处分,信访办案为国家和集体挽回了经济损失100多万元。核查举报失实信访件40件,年均接待业务内和业务外来访群众80多人(次)。2010年,审理各类违法违纪案件24件,审结案件24件,审结率100%;受处分的党员、干部17人。
  王春梅在不平凡的人生旅途中,以实际行动体现了一名纪检监察干部崇高的人生价值。她的无私奉献,是对党性的一神最好诠释,是人生境界的升华!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04年王春梅先后被评为市、县级“纪检监察系统先进工作者”,2007年被评为县级“纪检监察系统先进工作者”,2011年她荣立个人三等功,真正发挥了“做党的忠诚卫士,当群众的贴心人”的先锋模范作用。




 

编辑:杨意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