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秋后算账” 的反腐点赞
近日,随着已退休两年的广东茂名市原政协主席冯立梅被调查,标志着沉寂两年的“茂名官场腐败窝案”重启调查。据悉,2009年-2012年,以两任茂名市委书记落马为标志的官场贪腐窝案爆发后,茂名官场几近瘫痪。为“保持茂名稳定”,当时相关部门采取了“办案”和“挽救”并举的做法,大批涉贪官员被采取了“高举轻放”的处理,窝案后维持原职。(4月21日《新京报》)
茂名官场腐败窝案在沉寂两年之后重启调查,这次“秋后算账”在当地政商两界引发“地震式”舆论振动,彰显了中央反腐的坚定决心,民众对此也是极大关注,大力点赞。
据悉,当年茂名窝案直接牵涉县处级及以上官员200多人,波及105个党政部门,以及市辖6个县(区)的主要领导。但最终立案查处的只有61人,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仅有20人。也就是说,至今大多数人仍然游离于法外。其中,不少人不但没有受到惩处,反而官帽照戴,俸禄照拿。有福同享有钱共捞,为什么有患却不同担?凭什么我去坐牢,你却官帽照戴,俸禄照拿,逍遥法外?正因为这样,让很多落马官员及其家属们“不服气”,正是他们一直在向上级反映情况,才掀开了昔日“高举轻放”、“宽大处理”贪腐官员的面纱,才使此窝案重启调查,重见天日。
显然,当年有关部门对茂名贪腐者的“宽大处理”是与中央精神是背道而驰的,是对法治精神的误读和扭曲,是与社会公众对反腐败的期望所相勃的,理当迅速纠正。要知道,腐败无特区,反腐无禁区。不论什么人,不论其职务多高,只要触犯了党纪国法,都要受到严肃追究和严厉惩处。而此次“秋后算账”、重查茂名官场腐败窝案更是彰显了中央一以贯之的反腐态度,也考验有关部门在腐败窝案面前的“政治智慧”。面对腐败现象,与其“挽救”、“保护”干部,还不如“忍痛割爱”、一查到底,反而更符合各方的利益,更能顺应民众的期望,也能挽救更多的干部。此次茂名官场窝案重查,一方面,这种除恶务尽的做法让那些有“法不责众”侥幸心理的贪官们彻底绝望,不再逍遥法外。另一方面,这种“责任倒查”、“终身追责”也让那些有“平安着陆”侥幸心理的贪官们不再侥幸“逃脱”,同时也让那些有“伸手”念头的官员有所警醒。
反腐是需要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决心的,不能“心存仁慈”而对腐败行为“法外开恩”、“宽大处理”。否则必然会“因小失大”,因一时的“仁慈”而“追悔莫及”、“抱恨终身”,在欺骗民众的同时,也削弱党纪国法权威,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
期待这次“秋后算账”、重查茂名腐败窝案能向民众交上一份满意的反腐答卷。
编辑:林小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