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官员“微服私访”常态化

来源:上林县纪委 作者:吴卫红 蒙宏毅 发布时间:2014年04月11日 16:42 打印

  前些日子,辽宁省抚顺市委书记乘公交了解民情、体验环卫工人的工作清扫大街被“偶遇”,成了网友热议的事件。各地“偶遇”官员事件层出不穷,而每次“偶遇”、“微服私访”,都有专业摄影师陪同的身影,被网友认为是作秀,引发了人们的热议:

  笔者认为官员放低姿态深入群众、了解实情办实事不是坏事,有积极的示范意义。官员秀亲民,秀简朴,秀勤政,秀清廉……无非就是向人们释放某种政治信号,展示某种道德风范。人们认为,只要不是虚情假意,这种“作秀”就是对官员同僚和下属的行为示范。对普通民众而言,毕竟笑脸比“官脸”更宜人,简朴比铺张更实在,礼贤下士比高高在上更贴心,轻车简从比前呼后拥更亲民。

  官员“微服私访”有助于“听真声音”,找“真问题”,找准对策。作为市委书记可以高调出镜,高调报道,踏实做事,行有过程事有果。一两次的下基层,当然不可能全面了解真相。但至少在工作中会多关注一些类似的民生问题,更切实地考虑问题。城市的最高领导体验生活本来就是体现一种姿态,给手下的干部们树立一种榜样:要深入实际,不要拍脑袋想问题想当然。

  作风已有所转变,摄影师入场可以理解。因此,书记下基层,意在了解当地社情民意,掌握第一手信息,并为进一步的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当然,人民群众更期盼书记们的“微服私访”是一种常态化,而非“被安排”。转变作风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从以前官员出行时的前呼后拥,到现在越来越多“私访”,这中间的变化还是值得肯定和鼓励的。至于摄影师的突入现场,完全可以理解为转变作风过程中的一个小波折、小不适。

 

编辑:林小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