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户籍女警的爱民情结
韦桂莲节日慰问敬老院老人
每天,她面对的是形形色色的男女老少,从事的是单调乏味的机械式工作,应答的是一个重复烦心的询问,承受的是那些本不该出现的误解。然而,她总以一副甜甜的笑容和一句句柔美的笑声,化解了人们心中的那坚冰,以优质高效的服务,排解人们一个个难题,让温暖的记忆陪伴他们踏上归程……
她叫韦桂莲,东兰县公安局户政管理大队副大队长,长期与户政工作打交道的一名普通女警,2013年被河池市公安局授予“全市公安机关爱民标兵”称号。
儿子眼中的懒妈妈
儿子已经上幼儿园,在他眼里,妈妈总是很忙,就连刚吃完饭尚未收拾桌子,电话一响,妈妈就深有歉意地丢下一句:“我忙去了,约好的,乡下群众来办证了。”然后急急冲出门去。
儿子常说,我妈妈是懒猫猫。自上幼儿园之后,除了开学注册的那一天,儿子再也没见妈妈接送过他。妈妈上班的地方离家不到两公里,爸爸在离家10公里外的乡政府上班,可每天总是爸爸先回到家,饭菜摆上桌好久,妈妈还是没有回来,因此他不愿吃饭,常哭闹着等妈妈回来再吃。
去年8月23日,是儿子三周岁的生日。韦桂莲在头天晚上已满口答应儿子下班后立即回家,陪他吃晚饭、切蛋糕和唱生日歌。谁知当天下午,户政窗口突然来了好多老年人,排队等候办理二代证,他们中年龄最大的82岁,家离县城最远的有30多公里。原来,乡镇的老人大都没把二代证之事放在心上,现因办理和领取低保、养老金都要凭户口簿和二代证,所以老人们纷纷前来办证,一时间造成扎堆拥挤的现象。为防止出现意外,韦桂莲组织民警一方面准备好茶水,向老人做好解释、安抚工作;另一方面明确表态,根据情况将为老人开展延时服务,由远到近的顺序进行办证,让老人们安心等待,决不让他们跑第二趟。当日20时许,36名老人全部如愿以偿地办理了二代证。韦桂莲回到家时,儿子和小伙伴们早已庆祝了生日。儿子撅着小嘴说:“妈妈真懒,今天我过生日都不陪我吃饭,也不帮我切蛋糕。”她哄了好久儿子才露出笑容,并跟妈妈提出了要求:“以后不许当大懒虫,下班早点回家做饭,还要给他喂饭,因为妈妈喂的饭很香,才会快快长大。”听了这些话,她心里一阵酸楚,整天忙着加班、值班,不用说给家里做饭,能陪着儿子吃饭的次数也寥寥无几。
其实儿子哪里知道,自2012年以来,东兰县推进农村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要求60周岁以上老人提供二代证,于是此期成了办证及办理各种户籍的高峰期,他的妈妈为满足群众对申领、换领身份证的迫切需求,让辖区群众按时拿证件,不影响他们办理社会养老保险,采取“错时工作制”和“延时工作制”等方法,利用中午和周末休息时间为群众办理二代证,只要群众有事要办则必办,妈妈始终坚持随叫随到、随到随办。据统计,2012年以来,他的妈妈利用节假日共为群众办理二代证306证,准迁证251证,补录入户162人,变更项目288人次。
公安局那闺女真好
“公安局那闺女,真好!”住在东兰县东兰镇新烟村敬老院的老人韦某逢人就说。
去年6月26日,东兰镇新烟村敬老院韦某的侄子来到办证大厅,称韦某因病卧床无法到县城照相,但因治病药费报销问题急需办理二代证,韦桂莲同志当即将韦某侄子的联系方式留下。三天后,韦桂莲利用周末时间与其联系,然后直接开着摩托车前往敬老院,为韦某照相、办证。此后,她还经常上门问寒问暖,为敬老院的老人们缝补衣服,清扫房间。每逢过节,都要带上礼品前去慰问,并与老人们一起欢度节日,使他们体会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家住东兰镇乐里村的覃大妈办理了二代证后,来到办证大厅领取,但证尚未制出。韦桂莲看到覃大妈年龄大了,走路不方便后,告诉覃大妈不用再来领证了,等身份证到了,她就送证上门。待覃大妈的身份证一发到户政大队后,她立即将身份证直接送到覃大妈家中,对此,覃大妈感激地说:“闺女啊,就你一个女的跑那么远的路给我送证,我真的不知道什么感谢你才好。”
去年11月14日,在外地打工的隘洞籍韦某夫妇赶回东兰办理二代证,但没想到中途误了时间,没能在工作日赶到,他们抱着试一试的心理给韦桂莲打电话,预约星期六上午到县公安局办证。问清楚原因后,韦桂莲当即表示星期六加班为他们办理,这对夫妇有点不相信。而11月16日,即星期六当天他们拿到临时身份证时,十分感动,一定要请韦桂莲吃饭,但被婉言谢绝了。
黑人黑户的大恩人
韦桂莲常说:“我是从农村走出来的,我懂得基层百姓的需求。我们每天重复的小事,对老百姓来讲可能就是大事,有的还甚至可能影响他们的一辈子。我们只有把他们当作自己的亲戚、朋友,他们才会信任我们。”韦桂莲同志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2013年5月,在下村入户走访中,韦桂莲同志了解到东兰镇的韦某外嫁广东省已有16年,她一直没有回家,当她欲回乡办二代证时才发现自己成了没有户口的“黑户”。韦桂莲同志通过调查走访,证实韦某未迁出户口是事实后,又从两尺厚的布满灰尘的档案中找出韦的出生记录,第二天便给韦某办理了补录手续和二代证。韦某感动地说:“如果让我自己办这个事,不知要到哪个年月才办得了。韦警官象是给她自己做事一样帮我办事”。
“这户口的事儿困扰了我多年,真没想到韦公安帮着解决了。”1月10日,家住东兰县三弄乡的刘某十分感动地说。原来,十多年前,她被人带往广东省河源市,嫁给当地农村一农民。丈夫去世后,她回到老家居住。由于嫁往广东时,一直没有转出户口,所以在河源市的当地派出所,没有入户记录。但在三弄乡,由于多方面原因已找不到户口原始底册,她就成了“黑人黑户”。韦桂莲下村走访知道这件事后,几经周折,终于联系上河源当地派出所的户籍警,说明了刘某情况,请对方开具未入户证明,然后又一次次地与三弄派出所民警前往刘某所住的村了进行了调查,在查明事实属实后,通过补录手续为刘某落上了户口。
三年来,韦桂莲这个“大恩人”立足于户政工作这一岗位,解决了辖区70多名群众的“黑人黑户”问题。
韦桂莲上门为群众送证
编辑:何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