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州区开展“走基层、转作风、解难题”主题实践活动
本网玉州讯 2013年以来,玉州区先行先试探索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城区全面开展“走基层、转作风、解难题”主题实践活动,组织广大党员、干部通过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察民情、办实事、解难题,进一步转变干部作风,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一是规范走基层察民情。玉州区实行区处级领导包镇联村、区直部门包村联片、镇(街道)领导干部包片联组、村(社区)干部包组联户(群众中心户),确保了包联帮扶工作延伸和覆盖到全区每村每户。其次,结合“矛盾纠纷化解年”活动以及提升社会公众安全感和群众满意度工作。通过设立民情信箱、开通民情热线、在网站设立电子信箱等方式,畅通民情收集渠道,全面受理群众提出的各类问题。活动以来,共收集群众意见建议1263条,反映问题752个。同时记好“民情日记”。干部在下基层走访群众过程中,详细记录好群众对上级各项政策、干部作风的意见和要求,群众在生活中需要帮助解决的困难与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手段,基层困难群体的基本情况及迫切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等。
二是深化转作风强服务。玉州区认真组织开展“四个一”活动,促进作风大转变、效能大提升、服务大优化。召开一次专题学习讨论会。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央八项规定,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十项制度等,进一步筑牢了党员干部为民务实清廉的思想基础。开展一次开门查摆问题活动。采取自己找、领导点、群众提、互相帮等形式,以整风的精神认真查找本部门本单位和党员干部自身在“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开好一次高质量的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开展“四查四看”活动,落实“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要求,认真查摆自身问题,找到问题根源和整改措施,及时整改纠正。区委常委会共查摆区委领导班子和成员存在问题15个,落实整改措施22条。开展一次清理审批事项和优化办事流程专项活动。在各镇(街道)、各部门单位深入开展“干部亮身份、办事亮流程、工作亮职责”活动。要求统一制作工作人员身份明示牌和胸牌,公开姓名、职务、岗位职责、照片和联系电话等。进一步精简审批事项、优化审批流程,全面清理、取消不合理及不合法收费。活动以来,共取消行政审批项目24项,简化行政审批事项369项,办理提速71.32%,群众满意率100%。
三是切实解难题暖民心。玉州区认真组织开展“四大行动”,真抓实干,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让群众更加真切地体验到党的温暖。开展“送关怀、暖民心大行动”。组织开展上门“送政策、送技术、送项目、送信息、送关爱”“五送”活动,真心实意帮助解决群众在就业、就医、就学、住房、发展生产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帮助困难群众、鳏寡孤独、残疾人、低收入家庭等特殊人群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确保吃得饱、穿得暖;帮助解决留守儿童、下岗职工子女、贫困家庭孩子的上学问题,以实际行动,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进千家万户。活动以来,共帮助基层落实发展项目103个。开展“民生建设大行动”。协调各部门单位用好项目建设专项资金,部门联动,真抓实干,深入基层,为群众办一批好事实事。2013年底和2014年,区财政预算将安排1500万元用于各村(社区)路灯安装和道路硬化、维修工作,水渠清淤工作等项目建设。目前,已启动建设项目83个。开展“清理信访积案专项行动”。对在走基层、听民声、集民情过程中梳理出来的信访积案、历史遗留问题等群众难题,由各镇(街道)统筹协调有关部门,在对信访积案进行摸底排查和全面梳理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定解决方案,做到“事要解决,案结事了”。开展“现场办公”大行动。实行难题“破难销号制”,难题解决一个销号一个。规定对条件还未成熟暂不能解决的问题,暂时办不了的事情,向当事人进行说明情况,并把具体善后工作落实到人,确保问题件件都有回音。活动以来,共帮助基层群众解决难题327个,共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案件2350件,调解成功2350件,调解率100%;调处“三大纠纷”55件,调解率100%,调解成功41件,调解成功率86%,进一步增进了党群干群感情,有力维护了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编辑:凌嘉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