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广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成效展示之五

来源:广西纪检监察网 发布时间:2014年01月22日 22:23 打印

 

为了人民群众利益
——全区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综述

 

  2013年自治区纪委监察厅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党和政府中心工作,强化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全面加强和改进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信访举报突出问题,较好地推动了全区信访举报工作深入开展。据统计,全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信访举报部门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和电话举报38191件(次),自治区纪委受理15619件(次)。中央纪委多次在全国推广广西信访举报工作经验和做法;香港申诉专员公署代表团专门考察我区信访举报工作,对我区关口前移、畅通信访举报渠道、着力解决问题等方面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信访举报渠道进一步畅通
  畅通信访举报渠道是信访举报工作的首要任务和重要基础。全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积极畅通和拓宽信访举报渠道,建立了“信、访、网、电”四位一体的信访举报体系,为群众反映诉求创造了更加便利的条件,有效维护了群众检举、控告、批评、建议等各项民主权利。
  开展“阳光信访举报”活动,建立阳光诉求平台。12388举报电话、“绿色邮政”、接待来访等传统信访举报信渠道得到了进一步规范,所有信访举报途径通过新闻媒体、公开栏等形式向全社会进行公开。自治区纪委监察厅举报网站进行了改版升级,版面更大,内容更多,举报也更加方便。
  打造“四访”品牌活动,搭建群众说事平台。全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层层建立领导接访制度,领导同志身体力行,带头接待群众来访,主动了解社情民意。公开大接访、定期接访、带案下访和重点约访“四访”成为了一项常态化工作,实现了由被动处访向主动处访的转变。2013年,全区开展领导干部公开大接访347次、定期接访2860人(次)、带案下访1613人(次)和重点约访764人(次)。发放信访资料宣传资料15万份,接待群众来访26613人次,受理信访问题3754件。
  积极探索便捷途径,依托网络科技平台。各地着力利用科技手段开辟新的举报途径,探索受理举报新方式。自治区纪委在纪检监察网、阳光农廉网、民生资金电子监管网上建立阳光信访举报平台,建立“在线投诉举报”、“意见建议”、“查询”版块,方便了群众投诉举报。北流市、兴业县开通了信访举报“绿色通道”。合山市纪委建立了信访举报手机短信平台。田林县纪委投入1万多元在互联网上建立了独立举报网站,成为全区第一个建立网上举报网站的县。

  解决信访问题的力度不断加大
  信访问题的解决也是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和最终的愿望。自治区纪委以强化信访举报工作职能作用为主线,对信访监督、信访举报案件办理和信访举报信息工作高度重视,全力推动事要解决。通过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增强工作实效,努力做到了“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及时提供重要信访信息。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信访举报部门牢固树立每一封来信,每一件来访都是一条重要的资源信息的理念,特别是围绕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和“四风”问题加大信访信息分析力度。2013年,各地从来信来访中筛选提供案件线索信息4800多条,初步核实3000多件,转立案2000多件,挽回经济损失12000多万元,推动查处了一批在全区范围内有重大影响的大案要案,有效发挥了案件线索主渠道的作用;重点筛选了行政不作为、公车私用、公款旅游、公款吃喝、发放月饼等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的信访信息2600多件,违反“四风”规定420多件,给予党政纪处分90多人次。
  信访举报案件得到加强。全区各地紧紧围绕发生在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的滥用职权、玩忽职守、贪污贿赂、腐化堕落的问题,强农惠农政策落实中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群体性事件和重大责任事故背后的问题,加强信访举报案件交办和承办工作。对不能按期办结的,强化督办工作,提高督办的约束力。各级信访举报部门依纪依法开展直接查办工作,努力提高自办案件办理质量。南宁市纪委查处了市妇幼保健院公款旅游、隆安县技术监督局局长商某利用职务便利向企业摊派资金用于购买小车、吃喝,大明山管委会违规办旅游节、大王滩水库管理处赵某在节假日期间送礼、购物卡等案件。钦州市纪委直查快办,查处了灵山县政协原副主席钟某某公款旅游案、市科协主席刘某借儿子结婚之机大摆宴席案、浦北县第五中学校长莫某借教师节之机购买购物卡发放给教职工案。环江县运管局干部韦某接受宴请,醉酒驾车发生交通事故被举报后,河池市纪委分管信访举报领导亲自指导环江纪委办理此案。防城港市纪委查处了东兴市江平镇那漏村村委会干部何某等3人以帮助群众拿到危房改造指标为名,收取群众好处费共计3.3万元问题。
  信访监督发挥提醒作用。各级各地坚持关口前移,防微杜渐。对信访举报反映党员干部作风和廉洁自律方面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特别是违反中央、自治区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的问题,及时进行谈话提醒、教育警示。今年以来全区开展信访监督1100多次,其中发信访通知书800多件,信访监督谈话280多次,其他方式32件。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持续稳定
  紧紧围绕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切实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促进社会长治久安,是信访举报工作的重中之重。2013年,对因党员干部失职渎职、违纪违法和侵害群众切身利益引发的矛盾纠纷,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积极组织力量,深入基层进行排查梳理,及时有效化解,切实把各种不和谐不稳定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把各种矛盾和问题解决在基层和当地。
  深入开展信访积案化解,解决了一批信访疑难问题。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自治区纪委着重对重复上访逐一排查梳理,造册登记,建立台账,形成一个积案建立一个牵头领导一个班子负责的办法进行化解。包案责任人纷纷深入各市、县进行交办,亲自与信访人见面,听取信访人反映诉求,引导信访人依法信访,协调有关部门共同解决,争取了一次性把问题解决到位。同时,从源头上探索建立了信访积案和信访突出问题预防、发现、稳控和化解等工作的长效机制,有效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当地。目前,全区排查出来的50件积案现已全部化解或得到有效稳控。
  针对信访问题多发生在基层,情况复杂,涉及面广,突发性强特点,自治区纪委深入基层信访举报部门建设情况摸底调研,找准薄弱环节,结合当地特色,层层开展了“基层信访举报规范化建设年”主题活动。建立由自治区纪委统领全局,各地积极开展,通过建立以县为龙头、以乡为纽带、以村为基础、以村小组为前哨的四级联动阳光信访信息网络,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域覆盖、上下联动”的四级信访信息网络体系。目前全区110个县(市、区)均已建立了信访举报投诉中心,共配备专职信访举报工作人员227名。统一制作县乡两级阳光信访举报办事公开栏,制订信访举报办理流程示意图,规范信访文书办理,全区实现了市、县、乡、村四级阳光信访举报办事公开全覆盖,增强了办理信访案件的透明度。如马山县纪委利用农村电子气象显示屏公布纪检监察机关受理范围、受理方式、举报人权利义务等事项,得到群众好评。博白县纪委通过“四网三屏两栏一卡”开展信访举报知识宣传,强化了广大群众的依法检举控告意识,树立纪检监察新形象。宁明县实施“阳光信访133直通车”工程,通过坚持一线工作法,构建三级联合办信体系和落实信访三项制度,有效解决群众诉求,收到良好效果。

 

编辑:杨意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