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山:2013年清理“吃空饷”15人涉资20多万元

来源:凤山县纪委 作者:蔡海燕 发布时间:2014年01月14日 15:34 打印

  本网凤山讯 凤山县将清理在编不在岗吃“空饷”人员作为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加强干部队伍管理工作的重要载体,以从严治党、除病革新的决心,重拳整治干部队伍中的庸、懒、散、慢等不良行为。

  部门联动,张起“清查网”。该县成立以县纪委书记、组织部部长为组长、副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联合纪委、组织、财政、编制办、审计等部门工作人员,对全县101个实施公务员法、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和事业性质的单位进行拉网式核查。

  严明纪律,划定“高压线”。本次清理的对象分为五种类型,分别是虚报人员编制骗取财政拨款、到退休年龄未退休以及死亡未核销编制、单位未及时办理核销编制手续,原单位或个人仍在领取工资和津(补)贴、长期不在岗仍按在编人员继续领取工资以及其他应当清理的情形。

  拓宽渠道,监督“晒箱底”。各乡镇、各单位将编制信息、工资底册以及在岗情况等信息进行对外公示,接受社会监督;依托县广播电视、人民政府网以及各种公告栏等宣传平台,公开举报电话、设置举报信箱、举报网站,开设网上举报通道,派专人负责受理群众举报和做好来访人员的接待和政策解释,确保清理、处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统筹推进,打好“攻坚战”。清理活动分自查自纠、组织核查、整改处理三个阶段,采取个人申报、单位内部自查、举报反映、核对核实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县“空饷”办采取分类指导、重点检查和不定期督查相结合的方式,以现场查阅资料、岗位核查、走访座谈的形式进行抽查,严防虚 报、瞒报、漏报等行为,涉及违纪行为的依照相关规定处理。

  分类处理,研制“长效药”。组织召开相关部门联席会,研究讨论吃“空饷”人员处理办法,不遮掩、不隐瞒、不护亲、不畏强,依法依规,分类处理。对返岗难辞退难的特殊困难群体,坚持以人为本,办理有关规范手续。动员擅自离岗人员返岗上班并不定期督查到岗情况,长期请病假人员按照相关规定办理退职或提前退休手续,对不能返岗上班的人员按相关规定处理。

  据悉,2013年,全县公务员、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工作人员以及事业编总编制4938人,现在编4524人,清理出擅自离开工作岗位、长期不上班等“吃空饷”人员15人,其中停发工资4人,涉及金额20多万元。




 

编辑:林小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