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城港:新农合“一卡通”试点成效好
持新农合“一卡通”到村卫生室看病可以实时报销,方便、快捷,群众高兴
本网防城港讯 2012年以来,防城港市开始新农合“一卡通”试点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主要做法有:
一是推行新农合IC联名卡。该卡兼具四大功能,它既是参合农民缴费参合、电子健康档案、就医、结算补助的凭证,是参合农户门诊、住院补助资金的结算账户,也是参合农民自愿代扣代缴的账户;同时具有银联卡通存通取、跨行转账、刷卡消费等金融功能。新农合“一卡通”不仅具备一般银行卡的功能,还在卡上标有持卡人基本信息,在村卫生室的电脑系统可以查询持卡人基本情况和病历等详尽信息。目前,防城港市已有11.5万参合农民享受“一卡通”带来的便利。
二是实施“1元看病,免费供药”。凡参加新农合农民在乡、村医疗机构看病,门诊处方小于40元、20元的,参合农民每人每次仅需自己掏1.5元、1元一般诊疗费,超过部分,按60%报销。每人每年门诊统筹费用补偿封顶线为120元,可以参合户为单位家庭共享,直到用完为止。防城港市实行“1元钱看病,免费供药”模式,有效解决广大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探索出了一条为农村地区提供质优、价廉、便捷的医疗服务途径,有效改变了过去村民“小病不治,大病忍”的现象,大幅提高了门诊统筹基金的使用率,方便了群众看病取药,同时大大调动了村医的积极性,实现更为便民的“家门口看病”。
据统计,截至2013年11月,全市已收集IC联名卡发卡资料58万多份,新农合“一卡通”系统信息录入57万份,新农合IC联名卡发到农民手上12.58万张;可使用“一卡通”定点医疗机构市级3个、县级6个、乡镇级17个、村卫生室236个,住院定点医疗机构为6个。参合的农民持卡就医,现场刷卡,即时结报、现场直补,实现了农村居民健康管理的电子化、信息化和网络化,让广大农村居民享受“家门口看病”的便利服务。
编辑:林小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