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西乡塘区“一社区一特色”全面推进社区党风廉政建设

来源:南宁市西乡塘纪委 作者:杨景平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10日 16:30 打印

  本网西乡塘讯 近年来,南宁市西乡塘区积极拓宽思路,整合辖区资源,以打造特色党风廉政建设示范社区为有力抓手,突出品牌效应,实行“一社区一特色”创建,全面提高城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科学化水平。

  一、坚持三级联抓,健全组织网络

  一是设置考核硬指标。紧紧抓住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这个“龙头”不放松,把街道对社区党风廉政建设的考核列入城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范围,使“软任务”变为“硬指标”。在城区、街道、社区逐级成立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实行目标责任管理,建立起城区、街道、社区三级党风廉政建设组织网络。明确社区党组织书记是社区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协调社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二是监督网络全覆盖。城区所辖共77个社区,在城区纪委的指导下,36个社区纪委全部配备纪委书记1名,委员2名;41个社区党(总)支部全部配备了1名纪检委员,确保了社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有地方办公、有专人办事,为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工作基础。

  二、坚持立足实际,找准工作定位

  一是充分调研摸底数。为探索社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途径,城区纪委领导班子多次深入社区走访调研,同时各街道党工委、纪工委对所属社区党组织进行一次全面细致的调查摸底,综合分析梳理,对各社区准确定位,以“一个社区一个特色”的工作新格局,进一步明确了社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方向。

  二是分门别类做方案。按照“试点先行,总结完善,全面推进”的总体思路,区委划拨专项经费21万元,在组织建设、硬件设施、软件建设等方面全力打造一批具有西乡塘区特色的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示范点。根据各基层辖区资源以及地理环境、人文历史的不同,充分整合资源,挖掘特色,着重对北湖街道明秀南社区和明秀社区、西乡塘街道大学东社区、华强街道永宁社区、新阳街道万力社区、安吉街道北湖北路社区6个社区加大投入和包装,以试点社区先行一步,全面落实“六个一”建设标准,突出示范点的品牌效应。

  三、坚持示范带动,营造廉洁氛围

  一是制度为本,加大监管力度。以制度建设扎实推进示范点社区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为社区党员干部织起了一张“廉洁防护网”。城区纪委指导社区进一步健全完善了《城市社区纪委工作职责》、《城市社区纪委书记工作职责》、《村、居务监督委员会工作职责》等制度,并统一规范上墙。

  二是试点先行,创新教育载体。在开展创建“特色示范社区”活动中,各社区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以点带面,大力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如西乡塘街道大学东社区根据辖区内老小区、老住宅、老设施以及社区老人多、生活困难居民多、下岗失业人员多的“三老三多”的现状,充分依托“片区红色之家”这一平台,把区域内居住、工作的各类党员统一纳入管理,通过开展党员教育、党员帮扶等活动,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北湖街道明秀南社区以廉政文化进家庭、进楼道、进社区的“三进”为重点,利用重大节日开展爱国歌曲大家唱、廉政有奖问答、廉政书法比赛等多种贴近群众、贴近实际的廉政文化活动。华强街道永宁社区联合工商所,以“诚信经营、守法经营”为重点,突出对辖区内水街市场、好百年灯饰城等大型市场的个体党员经营户教育引导,促进他们打造诚信经营品牌,创造更大经济效益。

  三是文化养廉,盘活辖区资源。依托城区、街道、社区三级廉政教育网络,充分将廉政文化融入社区文化、邻里文化、家庭文化之中,在居民住宅区设置一批固定的以“廉街”、“廉窗”、“廉墙”、“廉栏”为核心的多维立体廉政景观,使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渗透到干部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同时拓展教育形式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接地气”宣传教育活动。如在唐山路社区举办元宵节赏“廉灯”活动;明秀南社区打造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廉政文化“一条街”,在11月份举办了社区廉政文化艺术节;大学东社区经常利用周末免费播放廉政电影等等。今年城区纪委还精心制作了22块廉政知识活动展板,在各社区进行巡展,以幽默简洁的廉政文化漫画为题材制作了廉政广告扇和书签到基层发放,让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和群众从中寓教于乐。今年以来,城区健全完善基层廉政文化宣传栏218个,廉政文化书屋71间,廉政书架83个,基层廉政图书藏量约25000多册(本)。

  四是齐抓共建,密切干群关系。通过创建示范“点”、连接“线”、带动“片”,条块结合,上下联动,全面铺开,形成社区、机关、学校、家庭、企业党风廉政建设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注重发挥好社区在居民中的“核心”作用,找准社区居民反应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社区党员通过召开居民代表座谈会、设置意见箱、发放调查问卷表等形式,广泛收集居民意见和建议,有针对性的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目前已在城区52个社区建立了“一站式”便民服务办证大厅,提高了为民服务办事效率。不断健全社区信访工作机制,“零距离”解决社区居民反映的问题,将监督对象由过去的街道、社区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进一步扩大到街道辖区内居住的党员、干部,扩大到驻街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党组织及党员、干部,由过去的条块分割监督变为现在的“网格化”强化属地监督,透过基层监督组织发现问题,有力促进各级机关干部廉洁从政、改进作风,营造了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







   

编辑:林小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