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市铁腕整饬干部作风问题 约谈95个单位问责处理135人
本网桂林讯 今年以来,针对全市机关存在的“四风”突出问题,桂林市积极转变工作思路,打出一套“组合拳”,促进党员干部作风转变。截至目前,全市开展专项督查、现场督查、明察暗访182次,检查1576个单位(场所),查出公车私用问题15个、公款旅游问题1个,编发《督查专报》、《督查通报》42期,约谈95个单位,问责处理135人。
勤打“预防针”,广泛宣传规章制度。坚持开门抓作风,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在电视、广播、报纸、网站上开辟专栏,广泛宣传中央、自治区和桂林市关于转变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相关规定,对16人在干部作风存在的不良现象予以电视曝光。
及时“吃良药”,动员社会参与监督。针对“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和“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不良作风,设立行政效能投诉、外商投诉电话和网上投诉邮箱,并在《桂林日报》、《桂林晚报》等媒体上公示和发放“群众明白卡”,畅通投诉渠道,进一步发挥社会对机关作风效能的监督作用,倒逼干部作风转变。1—10月,受理各类投诉共30件(来信来访14件,电话投诉16件),全部办结,做到了“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
常念“紧箍咒”,出台作风建设追责办法。先后制定下发了《桂林市机关作风效能问责暂行办法》、《关于进一步改进作风提高效能的通知》、《桂林市大督查工作方案》,进一步细化、量化、硬化工作措施和要求,特别是针对公务接待、公务用车购置管理、公务考察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作出具体的规定,做到有硬性约束、有责任制度、有监督检查、有惩戒措施。
用好“手术刀”,对违纪人员严格追究。经常开展明察暗访,打好明察暗访“组合拳”,不定期深入到全市各单位及二级机构进行明察暗访,拉网式排查,督促各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严格履行工作职责,提高工作效率,对检查发现问题的单位一律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9月26日,针对部分机关单位存在“庸懒散”等问题,在不提前通知组员,事先不发通知、不打招呼的情况下,对58个单位组织开展作风建设情况暗访活动,18个单位21名干部因通报批评被调整、降职或免职处理,并通过媒体公开曝光。
编辑:林小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