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区创新形式举办乡镇纪委书记培训班 “五大转变”更具针对性有效性
本网讯 “参加这次培训,我有两个想不到,一个想不到是以圆桌座谈会的形式开班,一个想不到是石生龙书记亲自参加第一课并与学员进行互动交流,跟以往相比,形式有了很大变化”。谈起刚刚参加的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二期乡镇纪委书记培训班的感受,百色市田东县祥周镇纪委书记阳梅说。
10月28日至11月1日,广西区纪委监察厅举办了为期5天的全区第二期乡镇纪委书记培训班。来自14个市77个县(市、区)的85名去年以来新上任乡镇纪委书记参加了培训。这是2011年换届以来,自治区纪委监察厅连续第二年举办的此类培训班。
与往年不同的是,这次培训班主题突出,会风清新,学风浓厚,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呈现了“五大转变”。一是在开班形式上,变“主席台”为“圆桌会”。旗帜鲜明地反对“四风”,把以往开班仪式领导坐主席台、发表讲话的习惯做法,变以圆桌座谈会的形式为开班第一课。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纪委书记石生龙在课上和学员座谈。学员围绕如何做好乡镇纪委书记、抓好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和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等畅所欲言。石生龙认真听取,不时插话,与学员进行“一对一”的交流。互动式的沟通使学员得到启发。二是在内容选择上,变“全多散”为“突主题”。改变以往培训内容“求全求多”的理念,按照“精炼、管用”原则,结合乡镇纪委书记工作实际,紧紧围绕“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提高履职能力和水平”这个主题展开,采取课前调研、小组研讨、撰写体会等形式,充分调动学员的积极性,让学员“带着问题来,带着思考学,带着体会回”。三是在学员选派上,变“大轮训”为“精选派”。一方面,认真核实新任乡镇纪委书记的培训情况,确保不漏一人;同时按照市、县分级培训和选派相结合的原则确定学员名单,确保人员到位。另一方面,注重调配学员结构,将不同地区合理安排在一起,方便其交流工作经验。四是在课程设置上,变“单一型”为“集约型”。既设置了信访举报、案件审理、案件检查、执法效能、纠风、宣传教育等纪检监察业务课程,又安排了党的十八大精神、当前反腐倡廉工作的新思路新部署新要求等理论课程。专门邀请自治区纪委监察厅业务部门负责同志以及专家学者,结合实践为学员授课。五是在培训方式上,变“满堂灌”为“大家谈”。培训班共组织8次授课,安排“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和“当前基层纪检监察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对策”2次分组研讨,举行“开班座谈“和”出台制止基层干部‘走读’现象文件征求意见座谈”2次座谈会,并组织了1次现场教学和1次学习体会交流。既有课堂讲授,又有讨论交流等,丰富了教学手段,增强了培训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据悉,为贯彻落实“八项规定”,自治区纪委监察厅带头厉行勤俭节约,压缩培训开支,取消培训班集体合影,在学员餐厅倡导“光盘”行动,反对铺张浪费。严格培训管理,明确禁止学员用公款相互宴请,搞团体聚餐和其他集体娱乐活动。
编辑:林小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