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纪检监察机关畅通信访渠道提高办理实效
2013年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信访举报部门受理群众来信、来访和电话、网络举报17652件次,同比上升42.31%,其中网络举报3154件次,同比上升128.39%;接待集体访46批352人,批数下降19.29%,人数下降8.57%。自治区纪委信访室受理信访举报7009件次,同比上升56.28%。全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信访举报部门认真履行职责,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推进全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做了大量工作,较好地维护了全区社会和谐稳定。
主要领导带头接访,推进工作力度大。全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领导高度重视信访举报工作,形成了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直接抓、信访举报部门统一协调、其他部门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自治区纪委主要领导认真听取信访举报工作汇报,多次对信访举报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并深入基层接待群众来访。来宾、玉林、崇左、防城港、钦州等地纪委主要领导带头参加公开大接访、定期接访和带案下访等活动。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并带头参加信访接待和办理,有力地推动了全区信访举报工作扎实开展。
关注信访信息,狠抓信访举报件办理。全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信访举报部门牢固树立“每一封来信、每一次来访都是重要信息资源”的理念,切实加大来信来访受理力度。通过《情况反映》、《要情摘报》、《信访简报》等多种渠道向各级领导干部提供信访信息368篇。各地注重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加强信访信息收集,如柳州市纪委、监察局围绕市委、市政府清理违法占地、违章建房“两违”工作,收集党员干部“两违”问题的信访信息;贺州市注意结合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收集信访信息。今年以来,各地上报自治区纪委、监察厅信访信息681篇,各地从来信来访中筛选提供案件线索信息2628条,初步核实2453件,转立案712件。
抓好“四访”工作,回应群众诉求。全区各地按照自治区纪委、监察厅的部署,把开展公开大接访、定期接访、带案下访和重点约访作为一项常态化工作来抓。今年上半年,自治区纪委信访室联合玉林市、百色市纪委在兴业县北市镇和田阳县那满镇开展了区、市、县、乡四级公开大接访活动。梧州、桂林、玉林、百色等地纪委书记到当地接待大厅接待群众来访。防城港市监察局领导重点约访渔民黄某,了解港口区渔政部门非法倒卖渔业捕捞指标牟利的问题,掌握证据后,要求案件检查室深入核查。今年以来,全区开展领导干部公开大接访153次、定期接访358人次、带案下访243人次和重点约访108人次;发放信访宣传资料12万多份,接待来访群众9900余人次,受理信访问题1300多个,现场解答1800多个,协调督办560多个。
加大信访举报案件交办督办和直接查办工作力度。今年以来,全区各地围绕发生在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的滥用职权、玩忽职守、贪污贿赂、腐化堕落的问题,强农惠农政策落实中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群体性事件和重大责任事故背后的问题,加强信访举报案件交办和承办工作。对不能按期办结的,强化督办工作,提高督办约束力。信访举报部门依纪依法开展直接查办工作,努力提高自办案件办理质量。玉林市纪委收到群众来信反映,今年春节期间,玉林市某区部门领导带领下属10多人用公款出国旅游,违反八项规定精神,市信访室直查快办,掌握了被举报人用公款到越南旅游的事实和证据,决定对主要领导及相关责任人立案调查,最后给予了纪律处分。贺州市纪委信访室跟踪督办,查实了钟山县凤翔镇政府原副镇长潘某、企业站副站长钟某等4人在危房改造工作中向危改户索取“好处费”6万元的违纪违法事实,潘某等4人均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今年以来,全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交办督办信访举报案件2053件,直查快办821件。自治区纪委信访室对个别单位存在的违反八项规定精神,违反住房、用车规定等问题发函交办督办共22件。
切实加强信访监督工作。全区各地坚持关口前移,防微杜渐,对信访举报反映党员干部作风和廉洁自律方面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特别是违反中央、自治区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有关规定的问题,及时谈话提醒、教育警示。如群众反映百色职业学院2012年底组织单位职工聚餐等问题,百色市纪委领导对该校校长和书记进行信访监督谈话,并召开学校领导班子成员会进行通报,责成学校拿出具体整改措施。柳江县纪委坚持领导班子成员参与信访监督谈话制度,今年以来,已对9名乡科级干部进行谈话,当面责令其限期整改。今年以来,全区开展信访监督518次,其中发信访通知书396件,信访监督谈话122次。(本报记者 赵歧阳)
编辑:林小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