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川县纪检监察机关为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本网富川讯 近年来,富川瑶族自治县纪检监察机关认真履行纪检监察工作职能,始终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重点,把服务发展、保障发展、促进发展作为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任务,通过畅通投诉渠道、建章立制、加强软环境建设、加强监督检查等措施为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一、建立非公有制企业投诉平台,畅通投诉渠道。该县政务服务中心办证大厅和县监察局都设立了投诉窗口,接受群众对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方面特别是涉及非公有制经济方面存在问题的投诉;同时,该县还依托反腐倡廉信息化综合平台建立了非公有制企业投诉平台并在县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及县电视台公布。该平台主要职责是受理、协调和处理县辖区内非公有制企业来信、来访、来电、网上投诉及其他方式进行的投诉事项。
二、建立健全非公有制经济投诉处理工作制度,实行长效管理。为维护非公有制 企业的合法权益,优化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该县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监察机关行政效能投诉处理暂行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了《富川瑶族自治县非公有制经济投诉处理工作制度》,实行长效管理。该制度做到了“五个明确”:一是明确受理范围;二是明确渠道和方式;三是明确工作流程;四是明确各环节工作责任和时限;五是明确处理结果反馈回应要求等。
三、加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软环境建设,推动富川投资发展环境的不断改善。一是督促相关部门进一步转变职能,规范行政审批行为。对重大项目实行特事特办、急事急办,为非公有制企业办理申请、咨询、指导、投诉受理等提供优质便捷服务。二是聘请“行政效能监督员”。纪委监察局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政府职能部门和企业等各方面的代表中聘请了18名行政效能监督员,对全县各机关单位及其工作人员行政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以及行政审批过程中“索、拿、卡、要”等影响全县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的问题进行监督以及传递人民群众对各机关单位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机关效能方面的投诉等。三是开展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进行满意度调查。县行政效能投诉中心采取无记名电话访问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各类商协会人员、企业经营者、微型企业人员及个体工商户,从公共服务质量、企业经营环境、政府的服务和效能等方面,开展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进行满意度调查,明确各部门整改方向。四是在37个政府部门、10个公共服务行业、12个乡镇基层站所全面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评议内容主要包括评议对象依法履行职责、政务(办事)公开、工作效率、服务质量、服务标准化建设、诚信和职业道德、廉洁从政从业情况等七个方面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特别是服务对象的意见和建议,向社会作出提升服务质量,整改突出问题的公开承诺。五是实行县直窗口单位纪检组长(纪委书记)、监察室主任到县政务服务中心轮值。其目的是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环境,提高行政服务效率,着力打造“公开、高效、规范、廉洁”的政务服务平台。
四、加强监督检查,明确责任追究。县纪委监察局建立了纪检监察机关和发改、经贸、财政、国土、环保、住建、审计等部门联动监督检查机制,坚持专项检查与一般检查、全面检查与重点抽查、专门监督与群众监督相结合,督促各级行政执法部门坚持依法行政、规范执法,严禁随意执法、粗暴执法、以罚代管、下达或变相下达罚没指标,不严格执行处罚标准和滥用自由裁量权行为;进一步强化效能监察,加大治庸治懒治散治慢及明察暗访力度,切实解决行政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等问题,坚决纠正“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等行为;严肃查办阻碍干扰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案件,确保企业反映的突出问题真正得到解决。
编辑:林小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