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左市“查访结合、评曝相兼、标本并重”加强作风建设效果好
本网崇左讯 今年以来,崇左市通过“查访结合、评曝相兼、标本并重”等措施,着力解决干部队伍中存在执行力不强、“中梗阻”问题,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全力打造服务质量最优、工作作风最实、办事效率最高的发展环境。
发挥明查与暗访“利器”作用,切中“中梗阻”问题。一是充分利用行政效能监测点、信访举报受理平台、电子监察综合网络、“阳光效能”网络评议平台、“阳光诉求室”等平台,广泛收集群众反映的问题和线索,确定明查暗访的内容与重点。二是开展“协作区”专项巡查,组织“协作区”巡查组,由市纪委常委带队,定期或不定期对各部门作风建设情况进行专项巡查,助推作风建设。三是组织“两委员一代表”、社会监督员、企业代表等组成工作组,围绕“庸懒散”等突出问题,对服务窗口、执法单位、重点部门和岗位开展有针对性的暗访。四是对明查暗访发现的不良之风及时纠正,对深层次违纪问题坚决查处,并及时通报,通过典型案件,以点带面,推动全市作风整顿。今年以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开展明查暗访18次,重点查处整治机关工作人员工作纪律、工作效率等方面问题45个,解决群众投诉问题18个;组织市级7个纪检组织“协作区”对56个单位落实“八项规定”转变作风的情况进行专项巡查,发现各类问题68个,形成巡查评议报告56份,对56个单位的领导班子和成员进行了反馈和廉政谈话。
注重评议与曝光“解剖”功能,推动作风建设。以“评议+曝光”的形式,创新开展“51个窗口单位及百名科长作风评议”活动。一是将全市51个服务窗口单位主官及百名科长作为作风评议对象,科学拟定本单位或本科室2013年施政工作任务,并在《左江日报》、崇左新闻网上进行公示,并选取民政、交通、国土等10个重点单位进行“电视问政”,接受社会监督。二是邀请社会各界人士通过电视、网络、现场、评议等问政形式,对各窗口单位及科室负责人公开承诺事项完成情况进行“面对面”、“零距离”监督。三是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难点问题进行媒体曝光,跟踪问效,确保群众意见建议落地有声、受理有速、处理有果。截至目前,全市51个窗口单位围绕项目建设、民生工程、为民办实事等方面提出施政任务共300多条,10个重点单位“电视问政”工作正在全力推进,全市形成了比作风、比效率、比服务、比奉献的良好风尚。
坚持治标与治本“并重”原则,构筑长效机制。在加强作风建设中,崇左市强化监督检查的同时,也注重源头治理,将治标与治本并重推进,着力构筑起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一是出台了《崇左市四家班子贯彻落实“八项规定”实施细则》、《崇左市领导干部“驻村蹲点”工作制度》和《关于转变干部作风实行 “无会周”、“无扰周”制度的决定》等一批符合崇左实际的制度,将加强作风建设落到实际行动中。二是出台《关于加强“廉政食堂”建设的实施意见》,将遏制“吃喝风”作为加强作风建设的一个重要抓手,全市43个市直部门、5个县(市、区)政府机关、121个县(市、区)直单位和71个乡镇建立了廉政食堂,有效杜绝了铺张浪费的现象,节省了经费和开支。三是推行大督考工作机制,整合市纪委监察局、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市绩效办力量,成立30多人的大督查考评办公室,建立了“督、考、纠”三位一体的大督考机制。今年以来,先后7次对各地各单位落实八项规定加强作风建设情况进行专项督查,防止年终突击花钱、奢侈浪费等现象发生。四是推行“阳光约谈”和“通报”机制,对作风不实、违反八项规定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通报和约谈。通报7个县(市、区)公车私用情况并按有关规定对违规使用公车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严肃处理。在全市通报10个先进典型、10个反面典型以及会纪会风存在问题的23个单位和“吃拿卡要”的62个案件;对服务意识差、办事拖拉、执行力不强的8个单位,由纪委领导进行约谈,督促整改。
编辑:林小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