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安:健全机制让联系服务群众常态化
本网隆安讯 近日,隆安县出台了《关于建立健全领导干部联系和服务群众若干制度的意见》,全面建立领导干部调查研究、干部住村入户、结对帮扶、乡镇村建立民情台账等制度,努力推动机关干部深入基层、服务群众成为常态。
健全干部住村入户制度。坚持把干部住村入户作为干部直接联系群众的重要方式,组织党员干部进百家门、察百家情、解百家忧,确保每个村都有干部驻点联系、入户走访,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今年以来,县、乡两级共有1500多名机关干部进驻131个村(社区)、32家企业等基层单位,走访群众12万多人。全县共选派66名党员干部到贫困村和非公企业担任“第一书记”;选派40名乡镇年轻干部到部分村担任村级事务助理。
健全干部群众结对帮扶制度。坚持把结对帮扶作为解决群众困难、共享发展成果的一项经常性工作来抓,注重县、乡、村三级联动,不断深化“五帮三促进”、“三联三帮整推”等活动,推动机关党支部与基层党支部联手共建、机关干部与基层群众结对帮扶,确保每个机关和部门原则上结对帮扶1个村(社区)、困难企业等不同类型的基层单位,有帮扶能力的党员干部原则上每人结对帮扶1名困难群众。目前,全县共有118个机关事业单位联系帮扶320多个基层单位,3000多名机关干部联系帮扶5200多名困难群众。
健全群众工作站制度。坚持把推行“一村一站一助理”工作法(即在行政村建立1个群众工作站,选派1名乡镇年轻党员干部驻村担任村级事务助理,任期2年,设岗在村,每月驻村开展工作时间不少于20天)作为新形势下服务群众的新平台。在助理员和村干部中全面推行“五日工作制”和为民办事全程代理制,直接开展群众工作,主动接访走访,了解群众诉求,调解矛盾纠纷,为群众提供致富信息,解决生产生活难题提供各项服务,推动了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经常化、制度化。目前,全县已建立了61个村级群众工作站,共为群众代理事项10600多件,办结率达95.2%,为群众节约办事成本近60多万元。
健全民情台账和民情日记制度。坚持把乡镇、村(社区)建立民情台账、干部记民情日记作为破解乡镇工作难题、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手段。全面推行“三有两评”(群众有干部联系卡、干部有民情日记、乡镇有民情台帐;乡镇每季度召开一次驻村工作点评会、群众每半年评议一次驻村干部)工作法,干部要向所驻村的每家每户发放工作联系卡,要坚持记民情日记,随时了解和掌握驻村群众情况。乡镇党委要及时将驻村干部收集到的民情信息纳入民情台账,坚持定期分析和实时处理。推行这一制度后,全县乡镇干部每月住乡平均都在20天以上、下村入户15天以上。
编辑:林小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