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川:让环境在整治中变美 作风在整治中转变
一是建立责任落实机制,解决有人管事的问题。成立了县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指挥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具体工作。制订了《陆川县乡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工程实施方案》和《陆川县马盘二级公路沿线主要乡镇生活垃圾收集处理试点工程实施方案》,并层层细化目标,科学分解任务,责任具体到人,确保有人管事、事有人管。
二是建立工作重心下移机制,解决有人干事的问题。全县各级领导干部扑下身子,积极投身到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中。今年以来,全县充分发挥“一走三问六提高”党建专题活动回乡工作组等方面的作用,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开展城乡环境整治活动,和城乡群众一起进行大扫除,重点对城乡清洁、街道、村、周边、马盘二级公路沿线、旅游风景区等地的“五乱”及“围村堵河”的垃圾进行大清理和大清扫工作。据统计,今年第一季度,全县共出动干部职工和群众13000人次,清理河道垃圾、村庄垃圾3000多吨。
三是建立户清理、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运行保障机制,解决垃圾处理的问题。按照部署,今年,陆川县将完成马坡、珊罗、米场、温泉、大桥、乌石6个乡镇辖区内马盘二级公路沿线村庄的生活垃圾收集池、中转站建设,然后逐步完善村、屯垃圾清运设施配套建设。按计划,2013年6月底前,将首先完成马坡、乌石、大桥生活垃圾中转站的建设。每个村统一配备环卫保洁收集车2-3辆,每个乡镇配备垃圾清运车1-2辆,计划投入资金400多万元。
四是建立督查问责机制,解决干部尽职尽责的问题。对工作力度大、措施实、效果好的单位、乡镇、村组及个人,予以通报表扬;对在工作中慢作为的诫勉谈话、批评教育,不作为的组织处理,确保全县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程走在全市前列。截至目前,已对工作措施不力、整治工作滞后的2个单位负责人给予了诫勉谈话,对不作为的3个单位给予了全县通报批评。
编辑:林小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