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宁市兴宁区各学校纷纷邀请膳食监督家长委员会成员走进学校食堂后厨开展“校园餐”零距离监督,为“开学第一餐”安全把关。“通过参观食品加工制作、查阅台账等环节,感觉学校食堂管理比以前更加规范了,食品安全多一份保障,我们家长也放心多了。”南宁市第四十五中学家长代表陆女士参观后说道。
2025年秋季开学之际,兴宁区纪委监委紧绷校园食品安全这根弦,围绕校园食品安全政治责任,坚持以监督强监管工作思路,推动134所学校拓宽社会监督渠道,组织家委会成员及家长代表实地考察供餐企业、参观食堂后厨等,对校园食品安全进行全流程监督,保障新学期师生“舌尖上的安全”。
兴宁区纪委监委还依托“1+9”大监督格局,强化“室组局”联动,加强与教育、卫健、市场监管、财政等多部门联动监督,围绕整治重点和突出问题,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深入辖区60所学校开展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联合检查,实地查看食堂加工制作、餐饮具清洁消毒及食材采购储存等情况,核查食材采购索证索票、食品留样记录、膳食经费开支等台账资料,对发现的问题要求立行立改。
为确保问题真改实改、改出成效,兴宁区纪委监委向兴宁区教育局制发工作提醒函,督促立即组织落实问题整改,压实学校校园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明确整改责任人、措施和时限,形成问题清单,分类推进整改和建章立制,实现闭环管理。针对城乡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等资金拨付进度缓慢问题,向兴宁区财政局制发工作提示函,督促统筹优化资金安排,加快经费拨付进度。发现问题是“表”,解决深层次原因是“里”,针对行业主管部门存在落实监管责任不到位、校园食品安全和经费管理不规范的根源性问题,向兴宁区教育局制发监察建议书,督促强化监管、深化整治、系统治理,不断提升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水平。
为规范廉洁阳光招标、筑牢校园食品安全底线,兴宁区纪委监委紧盯“校园餐”大宗食材采购关键环节开展全过程、全链条、全周期监督,今年8月联合兴宁区教育局、财政局等部门对2025年兴宁区城市公办中小学校成品餐配送采购项目招投标开展监督,确保招投标工作公开、公正、透明,聚焦供应商履约能力、质量管控、仓储物流等核心条件,严格资质审查,真正引入实力强、信誉好的优质供应商,实现校园餐“降价提质”,惠及学生8016人,涉及金额2386万元。
为持续巩固深化专项整治成果,该区纪委监委督促城区教育局建立完善《南宁市兴宁区第一初级中学食堂财务管理内控制度》等制度机制38个,完成2025年春季学期辖区学校学生伙食费结余清退工作,清退金额近177万元,累计拨付城区城乡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营养改善计划膳食补助经费等资金2507.09万元,“校园餐”管理不断规范,校园食品安全防线得到进一步夯实。
该城区纪委监委负责人表示,将持续紧盯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关键环节,常态化开展联合监督检查,进一步压实学校主体责任和相关职能部门监管责任,以强有力监督守护学生“舌尖上的安全”。(南宁市兴宁区纪委监委)
编辑:林贵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