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不仅有人上门照顾生活,高龄津贴认证也不用自己跑,我们老年人心里暖暖的!”近日,家住南宁市邕宁区蒲庙镇红星社区的周婆婆,在社区工作人员上门完成高龄津贴资格认证后,由衷感慨。这温暖场景的背后,是邕宁区纪委监委聚焦民政养老服务领域,以精准派驻监督推动惠民政策落地、守护 “银发群体”幸福的生动实践。
养老服务事关民生福祉,是群众关切的“心头事”。邕宁区纪委监委始终牢记“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职责,将民政养老服务纳入重点监督清单,围绕居家养老、便民服务等关键环节,通过“党风政风监督室牵头制定要求+专班跟进专项整治进度+派驻纪检监察组日常监督”模式,实现“清单化监督+常态化走访”,精准查找政策落实中的堵点、服务供给中的痛点,推动民政部门把“养老实事”办实办好。
针对居家养老服务覆盖不精准、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潜在问题,工作组采取随机走访的方式,深入蒲庙镇所辖社区,实地查看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开展情况,重点监督“服务是否到位、老人是否满意”。当发现部分工作人员未及时入户、数据共享不及时等问题时,及时向民政局发出监督提醒,推动其优化“因地制宜、因户施策”改造方案,并就问题对该局分管领导进行反馈,通过谈话提醒持续压实养老服务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及为民办实事责任。
高龄津贴申领、银行卡办理看似“小事”,却是老年人的“烦心事”。邕宁区纪委监委紧盯民政部门“为老便民服务”落实情况,通过查阅资料、探望老人及与相关工作人员座谈等方式,监督“主动通知、上门服务、协调代办”三项举措是否落地。得知那楼镇那盆村残疾特困人员李奶奶因腿脚不便无法出门办理津贴银行卡后,纪检监察组督促民政局协调村委与当地农村信用社,推动工作人员上门为老人办理业务,彻底解决“出行难、办事难”问题;针对部分高龄老人不熟悉认证流程的情况,监督民政部门指导各镇社区建立“上门认证清单”,对行动不便、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逐一摸排、主动服务,像周婆婆、李奶奶这样的高龄老人或行动不便老人,无须奔波就能完成资格认证,切实感受到“政策温度”。
今年以来,邕宁区纪委监委监督推动民政部门为150名经济困难的失能、半失能的高龄老人、空巢老人等提供免费居家养老上门服务1735人次,建设家庭养老护理床位271张,护航辖区内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更有品质、更有尊严。(南宁市邕宁区纪委监委)
编辑:何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