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丨以“徙木立信”之基,夯筑作风建设铜墙铁壁

来源 | 广西纪检监察网 2025年09月24日 09:54

  中秋、国庆将至,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必须一以贯之、寸步不让。日前,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对8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进行公开通报,再次释放出紧盯关键节点、严肃纠治“四风”的强烈信号。

 

  节日是“四风”问题的高发期,也是检验作风建设的“试金石”。从惩治“舌尖上的浪费”到“车轮上的腐败”,从刹止“会所里的歪风”到“节礼中的暗流”……中央八项规定之所以能成为新时代管党治党的“金色名片”,关键就在于将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作风建设的破题之举,以“徙木立信”的实干姿态,用“说得到、做得到”的实际行动,向“四风”宣战,一个毛病一个毛病纠治,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突破,以小切口促成大变局,推动党风政风焕然一新,让党员干部和群众看到了“铁规矩”的分量、“硬杠杠”的威力。中秋、国庆将至,纠治“四风”再出发,更需要以“徙木立信”之实,为作风建设筑牢最坚实的根基。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四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稍有松懈就可能反弹回潮。从全国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通报的典型问题来看,违规吃喝、违规收送礼品礼金等问题依然存在,甚至出现了通过物流快递、电子手段等隐形变异手段规避监督的情况。这些“隐形变异”行为,恰恰印证了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深刻判断。作风建设没有“休止符”,节日期间更是“四风”问题易发多发的关键节点,稍有松懈就可能让多年努力付诸东流。通报典型问题,不仅是对过往作风建设成果的巩固,更是对“四风”问题顽固性、反复性的精准回应——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必须一以贯之、寸步不让,在节日的关键节点更要拧紧作风建设的螺丝。

 

  作风建设的难点,就在于它往往藏在“小事小节”里。一顿饭、一盒烟、一张购物卡,看似“不值钱”,却能一步步模糊公私界限;一次“下不为例”、一场“盛情难却”,看似“情有可原”,却能让纪律防线逐渐松动。节日的特殊性,恰恰放大了这种风险——当“团圆”的温情掩盖了纪律的严肃,当“热闹”的氛围稀释了规矩的刚性,能否守住底线,最能看出党员干部的党性成色、廉洁本色。各级党员干部必须以案为鉴、以案为镜、以案为戒,自觉涵养坚如磐石的道德定力、抵腐定力,切实拧紧廉洁“阀门”,筑牢自律“堤坝”。唯有以内无妄思保证外无妄动,方能过一个务实节俭的双节,问心无愧的双节,半夜敲门心不惊的双节。

 

  从“徙木立信”到“风清气正”,变的是时代的考题,不变的是“说得到、做得到”的政治品格。节日里的“小问题”背后往往藏着“大隐患”,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警示一片,做到常抓不懈、露头就打,则是整治“四风”的重要抓手和有效治理路径。节日里的每一次通报,都是对“松劲歇脚”“疲劳厌战”情绪的有力回击,更是向全社会宣告:正风肃纪反腐,一刻不停歇、半步不退让。中秋、国庆双节将至,只有进一步扎紧制度篱笆,以“徙木立信”之基,夯筑作风建设铜墙铁壁,把中央八项规定的“铁规矩”越擦越亮,才能让“明月照清风”成为中秋、国庆的最美图景,为家国同庆增添最坚实的“作风保障”。(防城港市纪委监委)

编辑:林贵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