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单位执行‘三重一大’制度不够严格,个别决策事项讨论不够充分;财务管理使用不够规范,存在报账手续不完整等现象……”日前,陆川县纪委监委驻县财政局纪检监察组针对驻点监督发现的问题,形成《驻点监督报告》反馈至驻点单位,提出整改要求和整改时限。该驻点单位压实工作责任,对“三重一大”制度落实等情况进行全面摸排核查,举一反三扎实开展问题整改,修订完善了“三重一大”议事、内部控制管理等7项制度。
派驻监督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以来,陆川县纪委监委锚定提升派驻监督质效核心目标,探索推行近距离、全方位的驻点监督模式,通过集中时间、集中人员、集中办公的方式,全面掌握驻点单位政治生态、权力运行和廉政风险等情况,及时精准发现并纠治问题,推动派驻监督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深化。
“驻点监督变‘集中候诊’为‘上门问诊’,原则上要求每个单位驻点时间不少于两周,一年内要对综合监督单位实现‘轮驻式’监督全覆盖。”陆川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将驻点监督作为日常监督的有力手段,围绕驻点单位贯彻执行各级决策部署、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推进核心业务、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廉洁风险防控等5大方面情况,列明任务书和时间表,推动派驻监督有序、精准、高效。
着眼于提升驻点监督质效,该县纪委监委以教育培训为重要抓手,采取外请专家、内邀骨干等方式,专题讲授派驻监督、线索处置、谈话取证等重要内容,有针对性地补短板、强弱项,全面提升62名派驻(出)机构干部的履职本领,让派驻“探头”更具“感测力”。
为破解监督面广点多、力度渗透不足等难题,该县纪委监委坚持驻点前、驻点中和驻点后分类施策。驻点前,积极与对口联系的纪检监察室、党风政风监督室等业务部门“多线”对接,全面梳理拟驻点单位班子政治生态、信访举报、巡察审计等有关情况,明确思路和重点,形成驻点监督工作方案,并向拟驻点单位发送《驻点通知书》。驻点中,运用听取汇报、参加会议、谈心谈话等方法,精准发现驻点单位存在的突出问题及背后的廉政风险,对一般性问题,督促立行立改。驻点后,形成驻点监督报告,通过谈话提醒、制发监察建议书等方式,跟踪推动驻点单位于2个月内完成问题整改,形成“带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推动改彻底”的工作闭环。目前,该县纪委监委已对17家监督单位开展驻点监督,开展谈心谈话75人次,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45个,督促驻点单位健全完善制度11项。
此外,该县纪委监委注重发挥“室”审查调查专业优势和“组”熟悉监督单位政治生态特点,深化运用“室组”联动、片区协作模式,将问题线索处置、重大案件查办等“打包入片”,同步完善交叉监督、质量评查等机制,推动实现监督检查联合开展、问题线索联动办理、人员力量统一调配、案件质效全程管控,有效实现派驻监督“1+1>2”的叠加效应。目前,该县各派驻(出)机构共处置问题线索73条,立案75件,同比增长50%,给予党纪政务处分65人。(陆川县纪委监委)
编辑:林贵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