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庄稼人,与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一年之中,父亲的身影总是在田间忙碌着,不是除草松土,就是施肥间苗。初夏时节,一株株的稻穗,金灿灿的,沉甸甸的,那不只是粮食,更是父亲度量人生的“律尺”。
六月,稻穗初黄,漾起浅浅金波。我催促父亲:“差不多该收了吧?”他不答,走下田埂,拈来一穗,放在我掌心:“捏捏看。”指间稍一用力,青黄谷壳破裂,涌出的却是白色浆液。“还是空的。”他说,“这就像人,不能只看外面光鲜,得看里面实在不实在。时候未到,急不得。”
稻熟三朝,麦熟一时。父亲常常告诫我:“万物生长都有规律,做事和种稻一样,要遵循客观规律,不能急于求成,急功近利。”
新收成的稻谷摊在晒场上,父亲叫我拿来木耙,跟他一起翻谷。日头毒得很,我才翻了两趟,汗就顺着下巴滴到谷堆里。他接过耙子,弯下腰一遍一遍地翻动稻谷,动作既熟练又沉稳。“上面烫手,底下还阴着。”他说,“不翻透,外面干了里面还潮,还没进仓就发霉了——人也是一样,里外要一样透亮,都经得起晒才行。”
稻谷经过四天的翻晒后,父亲拾起几粒稻谷,放进嘴里咬,“嘎嘣”一声脆响。他才放心地说道:“谷子可以存起来了,既不会发霉,也不会生虫了。”
父亲不仅这样教我,自己也始终如此践行。记得有一年,粮贩来村里收购粮食,多付了钱给我们家,父亲当场点清退还。那人笑道:“老哥,你这人真老实。”父亲回来对我说:“谷子怕霉,人怕心眼藏潮。常翻常晒,才能里外都干净踏实。”后来我才明白,人也要常常翻晒,才不生暗霉、不藏潮湿。这样,日子才不会被“霉味”缠上,心也能始终保持一份干爽与通透,带着轻装上阵的底气,继续往前走。
父亲的那把“稻田律尺”,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悄悄刻进我的心田,随着岁月生根发芽。如今,我已成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对父亲的话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要沉下心、稳住神,切不可有“急于求成”的浮躁心态,方能经得住检验;要始终做到里外通透、经得起考验,如翻晒稻谷般常常自省,保持清廉本色。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始终牢记父亲的告诫,一步一个脚印,尽本职,守本分,在诱惑面前立场坚定、在考验面前保持清醒。(陆川县纪委监委)
编辑:林贵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