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初临,我如往常般登临经略台。这座由我率军民垒石筑基的高台,砖缝间仍嵌着将士们的汗渍与期许。都峤山巍峨如黛,绣江水蜿蜒如带,渔舟的灯火在波光中摇曳,仿佛大唐盛世的安宁从未远去。我心绪激荡,眼前勾勒出一派盛世之景,忽觉一阵狂风呼啸而至,眼前骤然如墨染天,待再睁眼时,周遭景象却换了人间!
眼前楼阁建筑缀满流光,处处火树银花,如星河坠入人间,照得黑夜恍如白昼,人群熙熙攘攘,各种奇装异服的人来来往往,手持“明镜”般的奇物。喧闹声、笑声、乐声沸反盈天,比长安上元夜的市井还要热闹三分。
我正疑惑之际,看见一个穿着红色宫装的侍从步履匆匆,连忙唤住他:“小哥,这是何地,又是何时?”
侍从小哥瞧见我,脚步朝我这边拐来,拉着我一起步履匆匆:“刺史大人是入戏太深了,这自然是2025年的容州古城了,今晚是‘容州之夜’的第一次亮相,贵妃仪仗马上开始迎宾了,我们快点过去!”
我惊愕难言,这竟是千年后的容州吗?
不容我多加思考,刚进入仪仗队伍,丝竹骤起,数十舞者列阵,宽袖广带翻飞如云,正是《霓裳羽衣曲》!她们眉间金钿闪烁,腰间玉佩相击,恍若重回长安大明宫,又有作贵妃装扮者,向游人行礼祝贺。舞毕,仪仗队伍走入“容州府衙”,众人随即散入各个场景,热情招揽着游客,游人如织,竟与昔日长安上元夜一般热闹。我不知往何处去,只当自己是其中游人,随着人群在容州古城四处游览。
忽闻琵琶急弦声起,一群红衣女子旋舞如风,裙裾飞扬似雪——正是胡旋舞!她们足踏鼓点,疾转如轮,观者喝彩连连。我抚掌叹道:“忆当年长安盛行胡旋舞,而今容州也可欣赏此舞,真乃盛景!”
步到投壶摊前。摊主送我几只竹箭,邀我投壶,忆起当年与僚属以投壶论政,而今孩童嬉笑间亦承此戏。我瞄准不过方寸的壶口,稳稳掷出竹箭,箭落壶中,摊主与游人皆喝彩。
转身又见女子身着精致明艳的唐装,身姿轻盈,一摇一动,俶尔贴地,又飘然立起,如神仙妃子般翩跹多姿,向游人请教,说此乃不倒翁也。我行走在容州之夜,看千年后的百姓群众生活多姿多彩,亦有棋艺对决、力士比拼、皮影戏、木偶戏、杂耍技演等节目,总能引起看客的惊呼喝彩。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拉洋片”,光影中容州千年变幻:唐时城郭、后朝街巷、而今车水马龙……我见自己筑台的身影与今日繁华重叠,热泪盈眶。
刚看完绣球抛掷的嬉闹,又见“唐榜题名”,身着红袍的年轻人意气风发,拱手向人问好,我看得津津有味,不由得想起了自己当年科举得中是如何春风得意。
这时有两名宫装打扮的少女问我:“可以和您拍张照片吗?”我不知何为“照片”,看着二人眼底的希冀,我还是答应了。她们一左一右站在我旁边,其中一人举起一明镜似的方块物件,不过瞬息之间就完成了一张图画,我能清晰看到那镜中的我,色彩鲜明,纤毫毕现,我心中惊叹今日所见一切远超我能想象的繁华之景。
有官吏模样的人递来纸笔:“刺史大人,今夜可写诗留念?”这或许是今晚游戏的一环,我既得到此一游,胸中豪情难抑,便假戏真做,泼墨挥就:“昔筑高台以安边,今观新景而慨然。山河未改唐时韵,灯火犹传盛世篇!”笔走龙蛇,满篇锦绣,有游人说道:“这诗好!这字也好!”
不知不觉随人群走到了经略台,只见青砖未改,但添风霜,有一三层楼阁矗立在上,有游人见石刻“经略台真武阁”,发问:“真武阁大名鼎鼎,但经略台是什么?”
我正想开口,已有人开口讲解:“这经略台可是唐代元结先生所建!他曾任容州刺史,为官清廉开明,爱护百姓,在此操练兵士,保一方安宁。真武阁是后来明代建的,但根基皆在此台……”
我听闻此言,连连作揖:“谬赞谬赞,当年不过为守土安民之责,不敢居功……”众人见状,皆笑道:“这位刺史扮得真像!连谦逊之态都十足!”
长河渐沉,东方既白。我醒在经略台上,却见昨夜泼墨的诗稿竟在手中,墨痕依旧,方知此夜非梦——那些灯火、歌舞、嬉闹,皆是盛世长卷的续笔。昔我筑台以安边,今人守台而兴城;昔我忧民饥寒,今人乐业共庆。
风起时,衣袍猎猎。我极目远眺,日出都峤之上,又俯首而望,绣江滔滔不断,胸中豪情万丈,朗声吟道:“星河落人间,古今共此城!”(容县纪委监委)
编辑:杨意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