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说丨喜礼

来源 | 广西纪检监察网2025年08月13日 10:17

  山雾还未散尽,村委大院的红灯笼已在晨风中轻轻摇晃。李建军站在贴满喜字的院门口,望着蜿蜒的山路,心里像揣了只兔子——今天是他和秀芳的婚礼。

 

  作为清水镇的驻村第一书记,李建军驻村这两年带着村民种甘蔗、修水渠、建合作社……村民们总说他是大家的“恩人”。

 

  “建军哥!”清脆的声音打破了寂静。十七岁的小凤背着竹篓跑过来,篓里装着十几个土鸡蛋,露出的几个还沾着新鲜的鸡粪,“我妈说今天您娶媳妇,这是咱家鸡刚下的,热乎着呢。”

 

  李建军摸着温热的蛋壳,心里暖乎乎的,他知道这鸡蛋是平日里小凤一家都舍不得吃的。去年小凤爹在外打工出意外落了腿疾,是李建军跑前跑后办了低保,还帮他们家老旧不堪的房子申请了危房改造。

 

  “替我谢谢婶子。”他接过竹篓,转身从屋里抱出个纸箱子“这是我托县城书店的朋友挑的书,你不是说想考镇里的农技站,镇上的书店没有这类书吧。”

 

  小凤眼睛亮了,接过来刚要说谢,后面却传来了王大爷的声音:“建军娃娃!”

 

  李建军连忙上前搀扶,只见王大爷怀里抱着个玻璃罐,拐杖在地上顿了顿:“这蜜是我后山养的,没掺糖。你和秀芳泡水喝,润嗓子。”

 

  想起上个月暴雨,王大爷的蜂箱被冲下山,是李建军带着几个后生冒雨捡回来的。老人当时笑着感谢道:“等蜜酿好了,给你留罐最稠的。”

 

  “大爷,这蜜我收下。”他接过玻璃罐,塞给老人一双新布鞋,“上次见您鞋底磨穿了,我让秀芳纳了双,您试试合脚不?”王大爷捧着布鞋,手指摩挲着细密的针脚,眼眶慢慢红了。

 

  正说着,村主任老黄扛着袋新米过来,布袋上还沾着稻壳:“建军,这是合作社新碾的香米,今年头茬,给你俩添点喜气。”

 

  李建军知道,这米是老黄特意让人筛过的,一粒碎米都没有。去年他提议搞稻虾共养,老黄第一个把自家三亩水田拿出来试种,年底亩产能多收三百块。

 

  “黄叔,米我留下。”他从屋里拎出桶菜籽油,“这是秀芳娘家榨的,纯菜籽油,您拿回去给婶子炸油饼吃。”老黄愣了愣,随即笑了:“你这小子,倒跟我算起账来了。”

 

  院里渐渐热闹起来。有人送把刚摘的青菜,他回赠包新茶;有人拎只自家养的土鸡,他塞过去两斤红糖。秀芳穿着蓝靛布衣进来时,看见墙角堆着的土产,打趣地说:“我就说乡亲们不会空手来。”

 

  “这些不是礼,是心意。”李建军帮她理了理衣襟,“咱收得起,也还得起。”

 

  快开席时,老黄突然拉着李建军到一边,从怀里掏出个红布包:“建军,这是另外一回事。”布包里是叠崭新的钞票,“合作社今年分红,大伙合计着给你凑了点‘辛苦钱’,你别嫌少。”

 

  李建军的脸沉了沉,往后退了半步:“黄叔,这钱说什么我也不能要。”

 

  老黄的脸涨得通红,把钱往他兜里塞:“你帮咱村修水渠、建合作社,秀芳还帮着开直播卖稻虾米,这点钱算啥?”

 

  “叔,规矩不能破。”李建军把钱推回去,“这钱是大伙流血流汗换来的,我要是收了,对得起村里父老乡亲们的信任吗?咱干事得凭良心,守本分,这比啥都金贵。”

 

  老黄捏着红布包,一拍大腿:“你呀你,总能让人说不出话来!”

 

  开席时,院里摆了八张方桌。李建军端着酒杯站起来,身后墙角的土产堆得像座小山:“各位乡亲,今天的礼我都收了——收了鸡蛋、蜂蜜、新米等等,我也一一回了些东西。这些不是交易,是咱清水村的情分。”

 

  他顿了顿,声音提高了些:“但有样东西我不能收——大伙想要给我的辛苦费、感谢费。为啥?因为我是党员,是驻村书记。咱村能过上好日子,靠的是政策好、大伙干,不是靠递钱送物和旁门左道。”

 

  王大爷举着酒杯喊:“娃娃说得对!咱庄稼人,凭力气吃饭,凭良心待人!”现场大伙跟着都拍起了手。

 

  李建军望着满院笑脸,心里明白:清正廉洁不是拒人千里,是懂得哪些该收,哪些绝不能碰。收得起的是质朴心意,守得住的是党员底线。就像这清水村的山泉水,干干净净流过田埂,既浇得活庄稼,也润得暖人心。(陆川县纪委监委)

编辑:杨意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