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9时,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径山镇小古城村的大樟树下,一群人围坐在石桌边上,你一言、我一语讨论着村里的居家养老话题。
每月4日是小古城村的“众人监督日”,村民代表们聚在一起商讨基层治理的症结难点和群众的切实需要。参与讨论的人群里,还有村监察工作联络站成员、专责监督员唐香菊的身影,她一边认真倾听,一边仔细记录。“本月的讨论主题是村监察工作联络站根据群众点单确定的,接下来要结合大家反映的意见建议,实地走访了解具体情况。”唐香菊说。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强调,要持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基层监督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神经末梢”,加强基层监督是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各地纪检监察机关补短板、强弱项、聚合力,着力破除痛点难点,提升基层纪检监察监督质效。
“村一级监督力量较为薄弱,区纪委监委以‘众人监督日’打通群众监督渠道,鼓励群众积极参与监督。同时,集聚多方力量,构建了涵盖村(社区)纪检组织、村(社区)监察工作联络站成员,会计、审计、法律等相关领域专业人士以及新老居民的监督员队伍。”余杭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同志表示,攥指成拳、凝聚合力,建强监督队伍,才能激活基层监督“神经末梢”,以更加深入、细致、高效的监督推动基层治理。
基层事务繁杂,需要推动监督力量精准下沉、精准聚焦,提升监督穿透力。
今年6月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流市纪委监委依托惠民资金“大数据监督”平台,帮助800余名高龄老人申领了高龄津贴,推动惠民政策应享尽享。
高龄津贴是针对高龄老年人实施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按照规定,北流市80周岁以上老年人均应纳入高龄津贴保障范围。但市纪委监委在5月的一次监督走访时发现,辖区部分高龄老人未享受应有津贴。
“核查发现,由于相关职能部门政策宣传不到位,部分高龄老人对该政策并不了解,导致未领、少领情况出现,年限最长的达7年。”北流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同志说,纪检监察机关运用惠民资金“大数据监督”平台进行数据比对,梳理符合条件却未享受高龄津贴的老年人名单,建立动态台账清单,督促民政、人社等相关职能部门加强信息沟通共享,精准开展政策宣传。在此基础上,市纪委监委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建立“工作联系+信息共享+情况互通”数据分析研判机制,打通部门间的数据壁垒。
基层监督点多面广、条块分割,强化协作配合,推动各类监督贯通协调,是提升基层监督质效的重要抓手。
前不久,海南省定安县定城镇美钗坡社区第一居民小组组长莫明光,因挪用集体资金、非法收受他人好处费等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被严肃查处。
上述问题线索是美钗坡社区居委会廉情监督员在与群众拉家常时收集到的。据了解,针对“熟人社会监督难”“专业能力跟不上”等痛点,定安县纪委监委构建“协作区+村(居)务监督委员会+廉情联络站”监督网络,将10个镇划分为2个协作区,组建200多人的监督队伍。其中,“两代表一委员”、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是廉情联络站的主力军,通过田间地头拉家常、休闲纳凉话家事等方式收集民情,延伸监督“触角”。
定安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同志介绍,廉情监督员发现问题线索后,可通过“协作区直报通道”直达县纪委监委。“由于莫明光严重违纪违法行为牵涉资金量大、环节复杂,县纪委监委立即启动提级办理机制,并发挥协作区联合办案、协同破难的优势,在短时间内完成了案件的查办工作。”
在黑龙江齐齐哈尔,昂昂溪区纪委监委按照“地域相近、规模相当、力量互补”的原则,将全区2个镇和4个街道纪检监察机构划分成3个工作协作区,构建起区纪委监委班子成员牵头、“纪检监察室+派驻纪检监察组+镇(街道)纪检监察机构”协同作战模式,为基层监督注入了强劲动力。
在协作区的框架下,复杂案件、疑难线索的办理不再是“单打独斗”。为了增强协作区的凝聚力,各协作区在每月初的线索分析会上,都会组织成员单位梳理手头的问题线索,集体研判线索性质、可查性、涉及领域等。同时,协作区还建立了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将各单位掌握的“四风”问题新动向、重点领域廉洁风险点等信息汇总整合,让监督更精准、更高效。今年以来,3个协作区协同突破14件疑难线索。
提升基层纪检监察监督质效,加强干部队伍能力建设至关重要。日前,上海市崇明区纪委监委向辖区乡镇纪委、监察办及国企纪检机构发放《基层纪检组织常见案件质量问题错题集(2025)》。该版错题集在2023年版基础上,整合更新若干标准,梳理新增基层案件审理存在的37个问题,通过辨析方式答疑解惑。
崇明区纪委监委还组织专题能力培训班,针对乡镇纪检监察干部短板弱项进行专题培训。同时,通过分类施训、岗位实训等方式,组织乡镇纪检监察干部参与实践办案、岗位练兵等,提升业务能力。
编辑:杨意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