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川:监督护航“陆”字号橘红香飘满园

来源 | 广西纪检监察网 2025年08月06日 15:22

   走进陆川县良田镇石垌村的橘红种植基地,绿油油的橘红挂满枝头,清新的果香弥漫山野,萦绕千亩橘园。

 

  “我家也种有橘红,摘果之后基地的人及时来收购了。”石垌村的村民李哥对前来回访的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说。

 

  此前,该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到石垌村橘红种植基地检查联农带农机制落实情况时,发现基地周边农户自家种植的橘红已采摘且堆放在院中。工作人员向农户了解到,基地为带动周边群众种植橘红,与农户签订了橘农种植保底收购协议,而现在农户摘果后基地却迟迟未收购。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立即督促基地负责人核查收购协议履行情况,及时履约保障橘农切身利益。

 

  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陆川橘红种植面积达6.39万亩,年产值超1.7亿元,已成为当地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民增收的支柱性产业。陆川县纪委监委聚焦“产业振兴”战略部署,将监督“探头”架在橘红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以监督实效护航橘红产业从“枝头”到“舌尖”的全链条发展,让陆川橘红这一“陆”字号品牌香飘更远。

 

  该县纪委监委运用“室组地+职能部门”联动机制,建立“问题导向+清单管理”监督工作模式,靶向破解产业发展中的痛点难点。紧盯政策扶持落地、发展资金使用、土地流转服务等开展常态化监督,通过查阅台账、实地核查、走访橘农等方式深挖问题症结,开列问题清单,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压紧压实主体责任,进一步落实产业扶持政策,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及时整改补贴发放不及时、合作社运作不规范、技术指导不到位等问题,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为打破产业“重种植轻加工”瓶颈,进一步发挥陆川橘红作为药食同源特色产品的价值,该县纪委监委紧盯二产、三产融合薄弱点强化监督。针对种植环节与加工环节衔接不畅、加工产能不足等问题,督促农业农村部门深入6个千亩以上种植基地、13个专业合作社,加强行业统筹协调,指导合作社优化种植布局与采收计划,推动企业引进先进加工设备,扩大加工规模,提升标准化生产水平。针对精深加工滞后、产业链条不完善等问题,督促职能部门引入龙头企业合作研发,推动橘红酒、橘红含片等20余种高附加值产品研发投产,“陆橘红”品牌焕发新活力。2024年底,陆川橘红区域公用品牌发布会暨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在北京举行,产品进一步融入京津冀等广阔市场。

 

  为推动联农带农机制运行更加紧密,该县纪委监委发挥村纪检委员“前哨”作用,建立“村纪检委员+橘农代表”监督分队,对种植技术指导、补贴发放、收益分配等开展“贴身”监督,紧盯“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各个环节,督促科技特派员加强种植技术指导,打通橘农从分散种植到组织化发展的堵点,确保橘农有效参与合作种植并分享收益,企业履行保底收购承诺。目前该县36个百亩以上基地全部实现标准化种植,带动全县150个村种植点提质升级和1.12万户农户种植增收,形成“大基地带动小农户、产业链惠及千万家”的共赢局面。

 

  此外,该县纪委监委坚持严字当头,对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中的违纪违法问题“零容忍”。通过畅通举报渠道,对收到的涉及产业发展的信访举报和问题线索快查快办,严肃查处了一批在涉农工作经费使用、农作物生产补贴等方面存在的腐败和作风问题,去年以来立案13件,处分8人,形成强力震慑,切实为陆川橘红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保驾护航。(陆川县纪委监委)

编辑:林贵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