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收时节,走进博白县松旺镇松茂村凤尾塘屯,金绿交织的水稻随风摇曳,沉甸甸的稻穗散发着丰收的气息,新修的水渠中清水潺潺流淌,绘就一幅动人的田园画卷。
“多亏你们帮助解决了农田灌溉难题,才有今年的好收成!”忙着收割水稻的朱大叔,对前来回访的我们满脸笑意地说道。
此前,我们在凤尾塘屯走访时,群众反映屯里的灌溉水渠因暴雨冲刷严重堵塞。无奈之下,村民只能重拾肩挑手提的传统方式灌溉农田,农田灌溉的困境成了他们的烦心事、揪心事。
农田灌溉事关粮食安全和农民生计。得知这一情况后,我们立即深入实地勘察核实,与群众面对面了解情况。原来,该屯原有灌溉水渠是生产队时期人工挖掘的,年久失修,上游石粉泥随暴雨冲刷,造成严重堵塞。加之约40米渠道被道路覆盖,更是让疏通工作难上加难,解决耕地用水问题迫在眉睫。
我们迅速将这一问题形成问题清单反馈至松旺镇、县农业农村局等相关部门,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谈话提醒,督促其压紧压实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尽快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解决群众耕地用水问题。
经过多方沟通协调,松旺镇、县农业农村局等部门高度重视,将“解渴工程”列为重点民生实事项目推进。相关部门迅速组建专项工作组再次实地踏勘,及时制定“双线作战”方案:一方面新建泵房,另一方面修复灌溉水渠。
为确保工程顺利实施,我们督查组紧盯项目资金合理使用、工程质量达标、工程进度推进等关键环节,全程跟进工程进展情况,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今年初,随着工程竣工,200米“三面光”水渠如银链般贯穿田野,新建泵房日均提水量超600立方米,覆盖农田100余亩、惠及43户农户,让原本因缺水撂荒的耕地重焕生机。如今,水稻、蔬菜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30%以上,经调查,群众对工程实效及管护机制的认可度达95%。
与此同时,县纪委监委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能定位,督促县农业农村局举一反三,加强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和经济作物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探索,实现水肥资源的高效利用。今年以来,全县推广水肥一体化2.46万亩,推广水稻浅湿控制灌溉技术14万亩。此外,统筹粮食安全补助资金和各级抗旱专项资金,重点用于打井、抽水以及购买抗旱物资,支持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与维护、清淤疏浚渠道等关键抗旱工程。全县累计投入抽水设备470余台次,铺设输水管道1600余条次,覆盖农田灌溉面积超3万亩,为农业生产筑牢坚实基础。(博白县纪委监委)
编辑:杨意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