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陆川县纪委监委在日常监督检查时发现,该县马坡镇畜牧兽医站工作人员在生猪检疫和开具检疫合格证明过程中为他人提供帮助并收受好处费的问题线索。为查清事实,该县纪委监委组成核查组,通过谈话了解、调取书证等方式,对该问题线索开展初步核实,随即对相关涉事人员进行立案调查。
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陆川猪”因其肉质鲜嫩、口感细腻、味道醇香独特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早已成为本地及周边地区群众餐桌上的“常客”。其品质声誉不仅关乎地方特色品牌的价值,更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的饮食安全与健康福祉。
民生关切处,就是监督发力点。陆川县纪委监委立足监督职责,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将整治制售假劣肉制品问题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重点内容,推动构建起全方位的监督网,筑牢从源头到餐桌的全链条食品安全防线,全力保障人民群众吃上安心肉、放心肉。
该县纪委监委运用“领导领题包联”机制,由班子成员对重点职能部门负责人进行“一对一”约谈提醒,压实相关职能部门责任。同时带队下沉一线,深入乡镇农贸市场、肉类加工厂等关键场所开展“嵌入式”监督,发现并督促整改猪耳标识存量过大和使用不规范等生猪养殖行业监管的突出问题3个。推动县公安、市监、农业部门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对肉制品生产企业、小作坊、肉类经营户、餐饮店等场所进行排查整治,用心用情用力将“食”事办实。联合行动以来,全县立案涉走私肉类冻产品案件6件,缴获肉类冻制品超76吨,市场秩序得到有力整肃。
在拧紧责任链条的基础上,该县纪委监委坚持政策感召与高压震慑相结合,敦促有问题的党员干部主动说清、主动投案。全力统筹“室组地”片区协作力量,注重与职能部门建立线索移送、责任追究等协作机制,严肃查处监管单位可能存在的履职不力、工作不实、侵害经营者和群众利益等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以严明纪律助推食品安全管理提质增效。今年以来,生猪检疫领域主动投案公职人员3人,收到问题线索17条,立案13件13人。
此外,该县纪委监委坚持查改并重,围绕日常监管不够有力等问题,制发工作提示函2份,督促各镇党委政府和县农业农村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加强普法宣传,强化协同联动,抓实整改治理,推动印发宣传单等资料1000多份,张贴法律宣传海报300多份,完善健全生猪定点屠宰管理制度等制度机制4个。
“假劣肉制品、假冒伪劣食品等风险隐患禁而未绝,对群众的食品安全构成很大威胁。”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立足好“监督的再监督”职责,加强与行业部门的协作配合,深挖彻查假劣肉制品背后的履职不力、权钱交易问题,切实守好食品安全“入口关”,确保群众买得放心、吃得安心。(陆川县纪委监委)
编辑:杨意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