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白:精准监督推动以工代赈项目廉洁高效

来源 | 广西纪检监察网2025年07月22日 18:22

  近日,在博白县亚山镇潭岸村“三面光”水渠以工代赈工地现场,处处涌动着项目建设热潮,车辆来回穿梭,工人们有序搬沙石、铺管网,一片繁忙景象。

 

  “村里的农田灌溉水渠年久失修、淤塞严重,不仅影响产业发展,还造成一定安全隐患……”见到前来走访的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正在搅拌水泥的当地群众陈师傅脸上满是笑容,“现在政府不仅给钱,还让我们通过自建的方式来修水渠,这样我们能赚点工钱,对工程的质量也很放心,真是太好了。”

 

  以工代赈是促进群众就近就业增收、惠及民生的一项重要政策举措。近年来,博白县纪委监委立足监督职责,将以工代赈项目纳入日常监督重点,聚焦项目实施、资金使用、务工组织、劳务报酬发放等关键环节,持续开展精准监督,助推以工代赈项目落到实处。

 

  “这水渠与施工要求不符,存在质量安全隐患……”前不久,该县纪委监委驻县发改局纪检监察组在监督检查东平镇良荔村农田灌渠三面光以工代赈项目时,发现水沟壁土方未按设计要求使用15cm泥灰结碎石和30cm厚小石磨耗层回填,导致存在流水不畅、积水问题,及时下发纪检监察建议和工作提醒,督促辖区政府、县发改局责令施工方严格按照原设计要求重新施工。目前,该工程已整改完成,相关质量安全问题得以解决。

 

  该县纪委监委采取“室组地”“纪检+部门”联动机制,统筹“县镇村”三级监督力量,协同发改、财政、审计等职能部门,围绕资金拨付、务工组织、报酬发放、工程质量、质量验收等环节,通过“四不两直”突击检查、现场踏勘、走访群众、查阅台账等方式,开展全过程监督,推动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确保项目资金安全、工程质量过硬、群众受益实惠。截至目前,该县已开展监督检查4轮次,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23个。

 

  与此同时,该县纪委监委畅通“线下+线上”的监督渠道,利用村务公示栏和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引导群众参与项目建设监督,提升项目监督效能,严查优亲厚友、数据造假、虚报冒领、偷工减料等违纪违法行为,切实防止项目实施过程中干部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等作风问题和腐败现象发生。

 

  该县纪委监委坚持监督回访机制,对已完工项目开展监督“回头看”,对务工人员进行电话回访,重点核查工程长期效益和群众满意度。去年以来,该县共实施5个以工代赈项目,涉及资金771万元,发放劳务报酬157.4万元,带动200多名当地群众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家门口增收”的美好愿景。(博白县纪委监委)

编辑:杨意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