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峨县下老乡农业服务中心干部覃某某在没有履行实地检疫程序的情况下,对该乡雅房村纳塘屯养殖户杨某调运浙江的205头肉牛出具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受到警告处分。”近日,天峨县纪委监委查处一起食品安全典型案例,释放出纪检监察机关对食品安全领域监管问题“零容忍”的强烈信号。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今年以来,河池市纪委监委以群众关切的食品安全问题为重点,主动出击、靠前监督,督促职能部门切实扛牢主体责任和行业监管责任,全力整治制售假劣肉制品、农村假冒伪劣食品等突出问题,用心用情用力将“食”事办实。
压紧压实职能部门主体责任。市纪委监委不断强化“监督的再监督”职责,建立“班子成员+室组地”监督专班机制,由班子成员分管包抓、相关室组协作联动,通过约谈提醒、专项检查、整改治理、严肃查办贯通融合,督促市场监管部门、农业农村部门、公安机关等相关职能部门发挥牵头作用,加强对制售假劣肉制品、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整治工作的组织协调、专项检查,严厉打击制假售假违法犯罪行为。
在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推动下,各县(区)公安、市场监管、农业农村等职能部门积极联动,紧盯农贸市场、超市生鲜、肉蔬店铺、学校食堂、城乡接合部农贸(集贸)市场等重点区域,采取进库房、盘库存、查台账、调记录、验证明等方式,开展专项抽检,重点检查销售摊位肉制品是否新鲜;查看进货渠道是否正规;检查食品加工过程是否符合卫生标准。
不久前,都安瑶族自治县市场监管局联合自治县公安局对走私冻品开展专项整治,发现一家汽修厂内有一批进货来源不明、无检验检疫合格证明的冻品牛肚,联合督查组对涉案的19.9吨冻品牛肚进行清点查封,货值金额达110多万元。都安纪委监委跟进监督,督促公安部门严肃查处制售假劣肉制品违法犯罪行为。日前,该起“走私国家禁止进出口的冻品案”已被列为自治区市场监管局食品安全挂牌督办案件。
宜州区纪委监委坚持“群众点题、部门答题、纪委监督”模式,紧盯群众反映强烈的农村食品安全突出问题,督促区市场监管局组织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全面排查农村地区食品小作坊、校园及周边食品销售店等重点主体,集中打击销售“三无”食品、“两超一非”食品、过期变质食品、“山寨”食品等违法行为。截至目前,该区市场监管局共检查农村食品经营户489家,责令整改17家,对38起经营超过保质期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用农产品问题进行立案。
东兰县长乐中学总务处副主任韦某对学校食堂管理不严,导致学校食堂采购无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和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明的猪肉,给学生用餐造成安全隐患,受到警告处分。东兰县纪委监委聚焦校园食品安全突出问题,以整治制售假劣肉制品、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为切入点,以有力监督执纪问责,督促学校扛牢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对采购的食品原材料严格查验把关,严防假劣肉制品流入校园。
坚持以监督推动长效治理。该市纪委监委充分发挥派驻监督优势,针对专项抽查、执法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督促责任单位梳理形成问题台账,建立整改清单,限期整改,并不定期开展“回头看”,实行跟踪对账,确保所有问题都能够改彻底、改到位。针对监管单位可能存在的食品安全监管走过场、态度敷衍等行为进行重点督查,对发现履职不力、工作不实、侵害经营者和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及时反馈,强化责任追究和整改跟踪问效,助推食品安全管理提质增效。今年以来,全市共处置食品安全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线索12个,立案查处17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人。(河池市纪委监委)
编辑:林贵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