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记谈|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为新质生产力培育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来源 | 广西纪检监察网 2025年07月10日 15:45

  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新质生产力概念,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纪检监察机关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和中共中央决策部署,以开展学习教育为契机,持续巩固拓展作风建设成效,不断推动作风建设向纵深发展,以铁规矩、硬杠杠护航改革攻坚,为新质生产力培育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以学铸魂,强化思想淬炼。当前正处于深化改革攻坚期和新质生产力培育关键期,迫切需要党员干部以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纪检监察机关要从新时代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中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踏石留印、抓铁有痕,把管党治党“金色名片”擦光擦亮。在抓好纪检监察机关学习教育的同时,必须从政治高度把握作风建设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联系,立足党内监督专责机关职责定位,把开展学习教育作为政治监督的重要内容,紧盯各地区各部门推进“学查改”情况跟进监督、全程监督,力戒形式主义,推动党员干部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切实解决“学用脱节”“本领恐慌”问题,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基层落地生根。

 

  精准监督,增强治理效能。监督执纪的根本目的是推动问题整改,促进制度执行和作风转变。当前,“四风”问题仍有反弹回潮风险,特别是隐形变异现象不断出现,必须保持高度警惕,持续加大查处力度。‌抓关键少数。将“一把手”和领导班子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情况纳入政治监督台账,明确各级党委(党组)“一把手”在作风建设中的具体职责,开展落实主体责任专项检查,督促推动领导干部扛起匡正一方风气的政治责任。抓重要节点、关键环节。强化元旦、春节、“五一”、中秋、国庆等重要节点监督,以一个节点一个节点的坚守,推动风气持续向好。节前点名道姓公开曝光“四风”问题典型案例,节中明察暗访“扫描”违规违纪问题,节后严查快处顶风行为以案肃纪。密切关注“四风”新动向新表现,找出可能反弹的风险点,坚决防止回潮复燃。对党的二十大后依然不收敛不收手、顶风违纪的,综合运用党纪政务处分、组织处理等方式,从严从重处置。坚持问题导向。把监督做在经常,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做到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对反复出现、顶风违纪的问题从严处理,持续释放紧盯领导干部从严纠治“四风”的强烈信号。

 

  健全制度,强化规范执行。作风建设是护航改革发展的“压舱石”。新质生产力的培育需要高效廉洁的政务环境、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和担当作为的干事环境。纪检监察机关必须把作风建设作为服务大局的切入点,坚持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与护航新质生产力发展深度融合,为新质生产力发展保驾护航。‌优化营商环境,‌破除“中梗阻”。以作风建设保障深化改革,开展营商环境专项监督,重点整治推诿扯皮、懒政怠政等阻碍改革发展的作风问题,建立企业诉求“直通车”机制,将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纳入基层治理体系,通过提级监督铲除阻碍企业发展的“中梗阻”。‌构建亲清统一政商关系,‌推动“制度优”。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中关于规范公务接待、调研考察等要求,针对监督中发现的普遍性问题,督促职能部门修订完善公务接待、政商交往等制度规范,形成作风建设与深化改革互促共进新格局。通过“码上举报”等数字化渠道拓宽企业诉求反馈通道,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推动“群众所盼”直通“监督所向”,为新质生产力培育营造公平市场环境。‌完善容错纠错激励机制,‌激发“新动能”。‌精准容错纠错,对在培育新业态、突破“卡脖子”技术中因先行先试出现的失误,综合动机、后果等因素审慎处置,及时为受到不实举报的干部澄清正名;‌强化考核激励,将干部在改革攻坚、科技创新中的表现纳入廉政档案,作为选拔任用重要参考,激发创新内生动力;‌落实关爱措施,常态化开展“暖心回访”,帮助受处分干部卸下包袱,鼓励干部在培育新业态、布局新赛道中担当作为。(作者系马山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

编辑:杨意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