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纪巡联动聚合力 赋能监督质效提升

来源 | 广西纪检监察网2025年06月23日 18:39

  “在巡察期间,我们加强与市纪委监委沟通会商,对重要问题线索坚持边巡边移,推动纪委监委在巡察进驻期间同步对涉嫌严重违纪违法领导干部开展审查调查,有效提升了巡察的震慑力和穿透力。”南宁市委巡察组有关人员在巡察复盘时说道。

 

  近年来,南宁市不断探索纪巡联动工作模式,贯通协同、同向发力、推动纪律监督与巡察监督深度融合,打好“巡前共商、巡中会商、巡后联治”的联动“组合拳”,提升监督质效。

 

  巡前共商,强化资源配置。每轮巡察前,巡察机构均与纪委监委共同拟定巡察对象,结合每轮巡察任务特点,纪委监委选派纪检监察业务骨干尤其是对口联系监督检查室干部参与巡察,既充分发挥日常监督“底数清、情况明”优势,又助力巡察精准发现问题,实现纪巡力量联动。在巡察进驻前,监督检查室、派驻纪检组向巡察组面对面通报被巡察单位信访举报、政治生态、领导班子成员及相关领导干部个人事项等情况,进一步为巡察组摸准重点事、重点人情况提供支撑,通过纪巡信息共享,推动监督有的放矢。

 

  巡中会商,强化协作配合。市委巡察机构和市纪委监委强化政治巡察“全面体检”与纪检监察“专项诊治”优势互补,如南宁市委第四巡察组巡察某国有平台公司,在巡察进驻时,针对该平台公司重点案件查办后的情况,会同市纪委监委同步开展警示教育、以案促改促治,发挥典型案例“治已病”和巡察监督“治未病”功效,同时监督检查室也就重点关注的问题委托巡察组深入了解情况,对历史问题线索全面重检,对巡察新发现的问题和线索,深入分析研判,不断提升问题线索的精准度和成案率。问题线索移交后,市纪委监委进行分类高效处置,每三个月定期向巡察办反馈线索处置情况,充分发挥“纪巡联动”的叠加效应。

 

  巡后联治,强化成果运用。在做好巡察“后半篇文章”中,纪委监委牵头开展整改联审联督联评“三联”工作,落实整改日常监督责任,如在此前的联督中指出了60个单位在整改中存在突出问题214个,督促被巡单位真改实改。巡察办跟踪问题整改日常监督落实,对整改效果评估中发现的责任落实不力、整改敷衍等突出问题,推动市纪委监委对有关单位负责人约谈提醒、问责问效,通过纪巡联治,构建监督责任链条。

 

  同时,南宁市委巡察机构还积极与市纪委监委开展的专项整治同频共振、共享成果,如在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期间,将教育、医疗、民政、医保等民生部门纳入巡察范围,推动建立健全便民利民惠企制度措施一批,加快建设“一老一小”服务设施和解决资金分配、低保金发放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群众对巡察成果可感可及。

 

  “我们以机制破题,整合力量,深化纪巡联动融合,从单兵作战到协作配合,从问题发现到系统施治,精准发现问题,推动有效解决问题。”市委巡察机构有关负责人说。据了解,2021年以来,该市巡察机构与纪委监委交换监督信息和监督成果材料50多份,移交问题线索175条,推动立案18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2人,追责问责240人(次)。(南宁市委巡察办)

编辑:杨意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