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哗啦啦——”清澈的渠水欢快地流进稻田,象州县中平镇大架村委上廷岭村村民黄绍坤蹲在田埂上,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高兴地说:“现在的水渠,水泥标号看得见,施工过程查得到,工程质量过得硬,我们种田更有底气了!”望着“喝足”的稻田,谁能想到半年前这里还是一条“病恹恹”的水渠,让周边600多位村民愁眉不展。
事情要从2024年6月说起。象州县纪委监委在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专项监督时发现,中平镇上廷岭灌片存在渠堤抹面脱落、渠肩未回填土等质量问题。村民向监督检查组反映:“这里的水渠像豆腐渣一样,水到处流,就是流不到农田。”经实地核查,发现渠堤抹面脱落2处共3米,渠肩未回填土20米,水渗漏严重,直接影响了1500多亩农田的灌溉。
针对核查发现的问题,经研判,是由于县乡职能部门在项目施工过程中监管责任落实不到位、履职不力导致问题的发生。随即,象州县纪委监委迅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采取“室组地”协同联动,进一步深入核查,对漠视群众利益、不作为慢作为的相关人员进行约谈,向职能部门下达抄告书,督促限期整改,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在县纪检监察机关有力推动下,职能部门切实扛牢监管责任,抓作风转作风,采取“限期整改+群众验收”的标准,组成专班推进真整实改。整改过程中,监督检查组采取“三盯”工作法,即盯整改方案、盯施工过程、盯验收环节,全程“蹲点”监督,确保整改落实到位。经过一个多月的施工,问题水渠焕然一新,顺利通过验收。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必须确保农田建设质量。象州县纪委监委强化“室组地”协同联动,组织调研监督检查组专项跟进整治工作,督促职能部门举一反三,对全县2019年以来高标准农田建设领域进行“全面体检”,发现多个项目存在工程质量和项目资金拨付不及时问题。在开展核查时,发现县水利局干部吴某某在工程监管中未正确履行职责,随即对其作出严肃处理,并向县政府分管领导发送工作提示函,约谈职能部门“一把手”,压实整改责任。同时,该县纪委监委向相关职能部门制发监察建议,督促扛牢监管责任,强化问题深入改、改到位,推动建立工程质量监管长效机制;督促完善资金拨付流程,确保项目资金及时到位。
在全县纪检监察机关有力监督推动下,在专项整治行动中发现的1629米问题水渠完成修复,800米“断头路”实现贯通,20多万亩水稻田重焕生机……高标准农田真正成了群众的“放心田”。(象州县纪委监委)
编辑:劳宛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