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开展监督检查时,发现村干部在领取固定工资待遇的情况下,再领取灵活就业补贴,属于违规领取国家补贴的行为。”此前,博白县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收到来自纪检监察室的信息,为大数据监督平台提供了一个建模思路。
该县纪委监委随即联合人社、民政等部门建立跨部门数据协同挖掘机制,构建数据自动化分析模型,精准识别36条异常信息。经过深入核查,共立案查处村干部违规领取灵活就业补贴问题32人,追回错发资金19万元。
针对基层监督力量不足、监督对象复杂的实际,博白县纪委监委依托大数据信息化技术架设监督探头,用好用活博白县乡村振兴专项监督和干部作风监督平台,建立起“全量数据采集、智能分析建模、动态风险预警、智能分级处置、闭环结果反馈”的智慧监督体系。
全量数据采集是智能监督体系的核心基础。该县纪委监委着力破除跨部门数据孤岛,牵头会同有关部门构建数据协同共享机制,全面归集模型建立涉及的政策法规文件和海量基础数据,通过动态更新、多元整合,实现监督数据的全域贯通与智能融合应用。目前,全县共归集干部信息3.37万条、项目8631个、奖补资金218.38亿元等全链条数据信息,形成覆盖资金流、项目链、人员网的全要素数据库。
“平台就像给监督工作装上了‘电子眼’。”该县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介绍。监督平台构建了19个智能分析模型,通过实时数据挖掘与多维度比对分析,实时动态风险预警,实现了监督领域异常行为的智能识别与分级预警。监督平台还构建了智能分办系统,根据动态风险评估模型生成的问题等级,将线索自动化流转至县、镇、村三级监督主体,实现分级分类处置机制下的精准核查与高效处置。例如,在工程项目实施的各关键节点,将项目风险预警信息进行分层分类“云推送”,实现一键派发、在线督办、实时反馈,以“算力”补充纪检监察“人力”。目前,该平台发现疑似问题线索8868条,通过核查已查处问题758起795人,挽回经济损失3.8亿元。
前不久,该县东平镇某村级纪检委员根据监督平台预警项目信息,发现某村财政“一事一议”饮水工程项目实施内容与项目公开信息设计不符、相差较大问题。有关纪检监察室跟进调查核实发现,东平镇副镇长林某等4人在项目验收工作不正确履行职责的问题。最终,涉事干部被立案处理。
此外,该县纪委监委依托大数据监督平台开发推出的微信“扫一扫”一键投诉建议功能,发动群众当监督员,对公开公示的集体“三资”、交易信息等信息,存在质疑或发现违规违纪行为时可以通过小程序举报曝光。2024年以来,平台访问量达83.69万余人次,累计受理办结群众信访举报48件。(博白县纪委监委)
编辑:杨意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