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文化丨奔赴一场铜州清风之旅

来源 | 广西纪检监察网2025年03月04日 09:39

  将“廉”元素融入城市建设是北流市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推进清廉建设提质增效的一项重要举措。近年来,北流市纪检监察系统充分挖掘、整理和提炼本地廉洁文化资源,创新建设的形式和载体,推动清廉文化融入城乡建设各环节全过程,让市民、游客在休闲游玩的过程中触“景”生“廉”,达到文化与景观对话、思想与情感共鸣的效果。现以笔描线、以文绘图,不妨搭乘“铜州清风”专线感受一下吧!

 

  清风落云痴绝处,一江圭水向北流。在北流市沿江路的江滨公园里有一座景苏楼,是清光绪年间北流知县高廷梅等人为纪念北宋著名文学家苏东坡两次经过北流而建,可谓是“虽鸿迹之偶经,亦千秋之幸事。”百多年来,景苏楼是北流文人墨客聚会畅谈诗词歌赋之胜地。

 

  在景苏楼内有一副对联,上书“世为清白吏,时到蔚蓝天。”高廷梅任北流知县时为官清廉,深受百姓爱戴,一生酷爱梅花。景苏楼内有其梅花诗词石刻:“我与梅花证清白,一船明月一囊琴。”这首诗将其一片赤诚高洁之心展露无遗。

 

  穿过老城区热闹的民国老街来到满山松柏的田螺岭,李明瑞俞作豫纪念公园坐落于此。一座4米高气势磅礴的李明瑞、俞作豫烈士雕像屹立正中。烈士纪念馆的陈列展厅设于雕像后,布展李明瑞、俞作豫烈士对党忠诚,为党矢志不渝奋斗的生平事迹。该馆系自治区爱国义教育基地、廉政教育基地、党史教育基地。常年菊花飘香、前来参观瞻仰的党员干部群众络绎不绝。

 

  远眺桂东南第一峰--巍巍大容山,下一站便来到了民乐镇萝村古村落。国学大师陈柱家风馆坐落其中。馆内结合陈柱大师的诗词书画、著作信件、“十万卷”藏书遗址、名贵花木等丰富的人文历史遗留,展陈了陈氏家族关于诗书传家、处事警戒等家规家训篇章。可于青瓦白墙下漫步寻幽,感受传承四代人的“读书报国 诗礼传家”家风家训,细细品味这座家风家训“露天博物馆”带来的文化熏陶。

 

  翠影摇曳清风拂,劲竹有节守廉心。西埌镇清风竹林廉洁文化园在木棉村的大片竹林掩映中,更显清幽静谧。该园运用石刻、浮雕、造型装饰等载体融合竹文化与廉文化,深入挖掘和展示竹子“虚心有节、质朴淳厚、奋发向上”的精神,以“竹”与“廉”相融合,“教育”与“旅游”相融通,寓教于景、寓教于乐、寓教于行。

 

  相隔不远,到隔壁新圩镇的司马第,便可继续感受赓续不断的优秀家风传承。该村民小组因清朝赵氏举人锡爵喜升司马第并以“司马第”匾于祠堂门额之上而得名。近年来,司马第族人在进士学堂组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在讲理堂开展道德与清廉讲堂主题活动,旨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引导广大群众注重家庭美德建设,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再把目光推远,深入北流市南部白马镇扶阳书院。是北流市明清以来七大书院中目前保存最完好的一所,院内设有清官廉吏、红色事迹、家风传承、本地乡贤等展廊,展示着北流古今名人的清廉等风采事迹。如今,扶阳书院不仅是一个具有厚重历史底蕴的旅游景点,更是一个弘扬廉洁文化和家风教育的重要场所,当地依托书院经常性开展国学教育课堂,传播清廉理念,传承不断,文明赓续,源远流长。

 

  方寸之间有天地,城乡之中藏廉心。如今北流市正在进行村庄风貌提升、文化引领赋能、产业融合提质。从景苏楼到扶阳书院,已成为越来越多慕名而来的参观者们感受廉洁文化魅力的实景课堂,乡村古朴和清廉风尚正在时间长河中不断赓续延展,愈加闪耀。(北流市纪委监委)

编辑:杨意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