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州市财政局要进行人事调整,提拔一批中层干部!其中有两个30岁以下的名额。局里年轻人少,够条件的人更是凤毛麟角。“论资排辈”就只有农业科的小王和教科文卫科的小李了。他们两人都是副科长,都符合条件,都是年轻的业务骨干,能力在伯仲之间,选谁都可以。
农业科的科长有些偏袒自己的部下,他打电话给小王:“兄弟,你还在那山旮旯里忙活什么啊!那边工作做得再好,也没有自己的前途重要啊,该回来打点打点了!”
小王在村里正跟群众一道打炮眼炸石开山修路呢,轰钻机轰隆隆地响着,小王一手扶着轰钻机,一手拿着手机,打炮眼的声音太大,他没有听清楚科长的话,就说:“大点?什么大点啊,炸药就那么一点量,没有必要大啊!”
小王是市局派出的贫困村第一书记,联系市里唯一贫困县最偏远的贫困村——水晶坪村。水晶坪村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山村。全村座落在都盘岭下的一座大山上,村委会下辖10个自然村,各个自然村散落在茫茫山腰上,星星点灯似的,像一幅水墨山水画:除了层林(灌木)尽染,就是漫山遍野突兀的石山了。因此有九(石)山半水半分田的称号,不仅道路不通,而且严重缺水,一年到头,老百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完全靠天吃饭。碰到风调雨顺的年份,五谷丰登,谷物堆山,但是交通不便,靠肩挑背驮,再好的特产也卖不出好价钱;碰到大旱年头,苗木枯死,以致颗粒无收……要想富,先修路啊。
按照有关文件要求,驻村第一书记,每个月至少驻村22天。小王到水晶坪报道的第一天,就开始爬山涉水走村串户,搞调研,拿方案做脱贫计划,忙得脚不离地。22天?每个月22天,小王恨不得每个月有40天,这样他就有更多时间,跟老百姓一道修水渠、通公路、种金槐、猕猴桃以及搞光伏电站,让老百姓早日脱贫了!雁过留声人过留名啊,小王想既然来水晶坪村一趟,就得很好地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小王要求自己,不仅要完成规定“动作”,而且还要创造性地让群众有“自我造血”功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个道理小王在被选为第一书记的第一天就开始思考了。
年关了,小王想,趁着外出务工人员陆续回村,人多力量大,争取早日把最后一条通组(黄泥湾)道路打通,让这个56户300多口人的小村屯告别祖祖辈辈只通羊肠小道的历史。小王正打炮眼呢,这时候科长的电话就来了。
晚上,小王回电话给科长,科长在电话里骂:“你个榆木脑袋,在这关键时刻,别人都在领导面前努力表现自己,就你还在那山沟沟里忙,你能忙出个科长来?”爱之深恨之切,科长把小王当自家小老弟,希望小王趁年轻能够更快更早地“年轻有为”。科长说,我没什么要求,就希望退休以后,小王还能请我喝碗油茶。
小王有些无奈,说科长啊,我也知道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是这段时间是村里基础设施建设的黄金时段,也是脱贫攻坚的最后攻坚阶段了,时间紧,任务重,村里劳动力少,我不亲自带领群众抓紧时间赶工期,开春雨季来了怎么办。
科长说小王你一点悟性、一点上进心都没有,真是个扶不起的阿斗!
过几天,局里领导要来村里慰问困难党员和群众。这是每年局领导的惯例。科长提前打电话给小王通气:这是你在局长面前好好表现的机会,你要好好把握,把总结写好,把工作汇报好,争取在新局长面前留个好印象。
小王知道,新调来的局长来局里快半年了吧,自己确实还没有机会去向局长汇报呢。
小王想想科长提醒得对,于是忙完一天工作之后,小王趴在村委会办公桌上,认真地写他的扶贫工作总结。
终于到了局长他们来慰问困难党员和贫困群众的日子了。小王跟村委会成员一道,把村部卫生打扫好,烧好开水,泡了大大一壶他从城里带来的碧螺春,摆好了他掏钱购买的花生和瓜子等水晶坪土特产。
然而,局长他们并没有能进村来。气温降到零下几度,路面结了冰,都快赶上2008年的冰冻灾害了,车打滑,上了防滑链也无济于事,局长他们只好半路返回,把慰问物资卸在了乡政府!
科长知道消息后说小王你没那个命啊,连老天都不帮你!
小王说没关系。
科长说应该想个办法弥补啊。
小王说我不知道怎么弥补啊。
科长说这个我来帮你想办法吧。
过两天,桂州市日报上刊发了一则新闻报道:《天寒地冻人心暖——桂州市财政局领导顶风冒雪慰问贫困户》。报道用饱含热泪的情感,用色彩斑斓的文学语言,把财政局领导如何克服冰冻困难、如何把慰问物资发放到困难群众的手上,写得精彩纷呈、感人至深……署名是通讯员小王。
过了几天小王才看到报纸,短短几百字,小王看得眼花缭乱看得胆战心惊。小王想谁这么好的文笔这么会编故事啊!
局里终于讨论人事问题了。局党组考察的其他人选都按程序走过了。轮到讨论小王小李的时候,绝大多数局领导都倾向小王,说小王业务能力强、是业务骨干、人也谦虚、能团结同志,最重要的是他正在担任贫困村第一书记,基层工作经验丰富。
局长最后表态说还是小李吧,小王就是有千万种优点和千万条提拔的理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一个财政人,首先他不诚实,写假新闻;第二他不讲党性,朱总理说“不做假账”,小王没做假账,却写假报道,违背了党员要讲真话的原则!
局长把那篇《天寒地冻人心暖——桂州市财政局领导顶风冒雪慰问贫困户》的报纸拿出来,递给在座的每个党组成员看……
科长后来跟小王道歉,说他好心帮了倒忙,让小王多多原谅。小王很豁达很淡定,一副事不关己的态度,他跟科长说,这次没能提拔,主要是我自己工作没做好,不够优秀,达不到领导的期望和要求。
其实那篇报道出来的当天,小王就接到局长的电话了,局长说小王你搞什么名堂啊!小王跟局长解释:叔,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啊,文章不是我写的!局长一副恨铁不成钢的口吻,不是你写的,但是却署了你的名字,你怎么解释得清楚啊,唉……
局里人都不知道,小王其实是局长的亲侄女婿。(驻桂林市发改委纪检监察组)
编辑:林贵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