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听说小镇拐角的米粉味道鲜美,趁着周末,李春雷迈着轻快的步伐向粉店走去。
粉店门口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伍,队伍中还有不少睡眼迷蒙的小孩子,虽然接二连三有人打包,但是人群中没人有怨言,仿佛都“醉”在粉的香味里了。
卖粉的是一对年纪四十上下的夫妇,男的右手缺了两根指头,女的脸上有一道很深的疤痕。只见男人娴熟地将团状的米团压榨成粉条,下到装满滚水的超大煮锅里,约滚烫两分钟后捞起放进女人早已配好配料的汤碗里,女人迅速地舀起猪骨汤加了进去,两人配合得天衣无缝。
也不待女人帮忙端到位置上,客人们早已急不可耐地自己端走了。
“李镇长,您也来吃粉啊。”正当李春雷细细打量小店的时候,从他旁边走过一个人,热情地跟他打了招呼。
李春雷仔细一看,是一个中年人。李春雷冲他笑笑,只见他上去径直就端走老板娘刚放好汤水的一碗粉,站在旁边等着端粉的人略显生气,但是抬头一看来人,立马赔上笑脸。
李春雷觉得中年人有些眼熟,但又不记得在哪里见过他。
“老板,再加一碗。”中年人将粉放到门口的桌子上,对老板喊道。
老板面无表情,机械地压粉,捞粉。
“镇长,您先吃。”中年人殷勤地擦干净凳子,然后走到李春雷面前,做出邀请的手势。
李春雷摆摆手:“谢谢,不用了,您先吃。”
中年人说:“我的马上得了。”中年人指了指老板手中的粉。
排在李春雷后面的人小声嘀咕:“又是认脸吃粉,哼。”
李春雷听了,心里觉得很不舒服,掏出手机假装接了紧急电话就走了。
吃不上粉的李春雷寻思着去商店买一包面条回去。
刚走到商店门口,一位妇女就迎面走了出来。
“镇长,您要买点什么?”
“您认识我?”李春雷很疑惑,这段时间,刚来任职的他几乎没在镇上露过面,每次回到宿舍都是半夜匆匆回来,天没亮又出发。
“咋能不认识呢。镇政府每次有人员变动,都会在镇政府门口的公示栏那里贴上相片,我们镇上的人都会第一时间去认脸。”
“认脸?认脸有什么用?”李春雷好奇地问。
妇女笑着岔开话题:“镇长,您要点什么?”
李春雷掏出十块钱,说:“来一包面条。”
妇女将一包面条放在塑料袋里装好,推开李春雷递过来的钱说:“不要钱。”
李春雷义正辞严地说:“开门做生意,哪能不要钱的。收好,你不收我就不买了。”
妇女只好收下。
李春雷昂着头走了出去。
在回宿舍的路上经过镇政府大门,李春雷在公示栏那里停留了许久。
他发现,有一个年轻干部的相片和粉店遇见的中年人很像,只不过年龄上有差距。
顿时,李春雷心中有数了。前任镇长落马的根源似乎也一下子找到了。
在周一的违法违纪典型案例剖析会上,李春雷郑重地说:“同志们,我们的许多领导干部沦为阶下囚,失去了自由,都是平时不注重自己的行为,认为从老百姓那里拿一把青菜,吃一碗粉都是小事,殊不知‘决堤江河溃于蚁穴’。而有的是因为管不好自己的‘身边人’,对他们伸手‘拿’、‘占’的事视而不见,听之任之。我们所有人尤其是党员干部,要带头守规矩,尊重规矩,教育好身边人,该排队的要排队,该付钱的付钱。‘认脸好办事’该翻篇了……”
不久之后,人们发现,镇政府外面的宣传栏内容惠民政策占了大头,领导干部公示栏最显眼的位置变成了纪委的监督举报电话。(大化县纪委监委)
编辑:莫振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