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县:“常规”加“专项”双管齐下纠治“四风”

来源 | 广西纪检监察网2020年12月03日 17:40

  今年9月,横县纪委监委暗访组在监督检查中发现该县校椅镇某村委会干部在服务企业中存在“吃拿卡要”行为,在对相关责任人进行立案审查后,县纪委监委督促该镇党委组织开展包括集体约谈、警示教育、规范与企业交往行为在内的一系列活动。同时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项监督检查,发现问题线索16条,立案查处破坏营商环境问题5起。


  这是横县纪委监委坚持“常规”加“专项”双管齐下在坚持中深化作风建设的具体实践。


  “常规”是指常态化开展监督检查,持续绷紧作风建设之弦,每月定期开展督查、重大节假日监督检查、不定期开展暗访等一系列举措。今年以来,共检查单位632个次,发现问题165个,下发交办函34份,提醒谈话87人,发出监察建议书16份、纪律检查建议书8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案件25件。“专项”是指在常态化纠治同时,瞄准群众反映强烈、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集中开展专项整治,推进作风建设纵深发展。今年以来,组织开展党员干部涉酒违纪违法问题、违规公款吃喝、脱贫攻坚、优化营商环境、“昏庸懒散拖”等系列专项督查8批次。


  在工作过程中,横县纪委监委注重压紧压实各级党组织主体责任,采取委托谈话、提示通报、约谈提醒等举措,督促各级党组织担起作风建设主体责任,加强对干部队伍的日常监督管理。如在开展“昏庸懒散拖”专项督查、脱贫攻坚中,将发现问题通过交办函形式,委托单位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开展谈话,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在压实主体责任同时,强化协同作战,加强信息共享,形成工作合力提高处置效率。如在纠治党员公职人员涉酒违纪违法问题上,加强与公安机关信息沟通,公安机关发现或认定党员干部、公职人员存在“酒驾、醉驾”等问题线索,第一时间移送县纪委监委,再由案件监督管理室后按程序移交分办至各承办部门。今年以来,县公安机关共移送“酒驾、醉驾”问题线索23条,转立案20条。针对违规发放津补贴屡禁屡犯现象,加强与巡察机构信息交流,有针对性加大检查力度,共发现违规发放津补贴问题线索19条,转立案15条25人。


  在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同时,横县纪委监委注重系统治理,强化制度建设推动长效常治。针对基层反映部门县直部门以电话通知、微信群发等方式减少催报进度、催报材料现象,督促职能部门严格落实基层减负要求17条硬举措,严格控制办文办会,防止“文山会海”反弹回潮。2020年前三季度全县本级发文、办会同比分别减少31.02%、97.68%。针对公安系统个别民警值班饮酒、酒后滋事等问题,督促县公安局党委建立饮酒报备制度,把监督关口前移,用制度刹住涉酒违纪违法行为。同时强化派驻监督,确保制度落实落地。饮酒报备制度实施以来,驻县公安局纪检监察组对全局各单位酒精抽查检测达1800多人次,抽查单位73次。对5名民警均未按规定进行饮酒报备发生涉酒问题,驻县公安局纪检监察组在对违规民警进行扣分警示同时,对相关责任人分别责令作出书面检查、通报批评、诫勉谈话等处理。


  此外,横县注重强化思想教育引导,化风成俗。连续三年举办县处级领导干部和科级主要负责同志警示教育培训班,由县委主要负责同志带头讲党课,督促各级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大力弘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同时强化警示教育,通报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党员干部涉酒违纪违法问题等典型案例5批次。通过一系列举措,推动广大党员干部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形成以廉为荣的价值追求,进一步增强“不想”的行为习惯。(横县纪委监委 黄忠明 梁冬玲)

 

编辑:严雪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