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阳县:“三抓好”举措推深做实警示教育

来源 | 广西纪检监察网2020年11月16日 15:51

 “近年来,我县发生的职务违法犯罪典型案例,大多数人都处在涉及财务、审批等关键岗位,大家要时刻提高警惕,防范风险。”日前,在新提拔科级干部预防职务犯罪专题会上,宾阳县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主任刘庆荧为参会的50多名领导干部上了一堂生动、深刻的预防职务犯罪廉政教育课。这是宾阳阳县纪委监委用足用好案例“活教材”,努力实现警示教育效果最大化的一个生动写实。
   

  今年以来,宾阳县纪委监委通过抓好“关键少数”、日常教育、以案促改,分专题、分领域、分岗位对党员干部进行警示教育,不断增强警示教育的政治性、针对性、实效性,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推进警示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抓好“关键少数”,拧紧领导干部“纪律阀”。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通报违反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典型案例,深刻剖析反面典型,以案例明法纪、促整改。同时,发挥县委党校干部培训主阵地作用,将警示教育内容纳入党校培训计划,以廉政大讲堂形式在领导干部培训班中开展政治性警示教育,推动警示教育工作常态化。加强任前廉政警示教育,按照预防在先、关口前移原则,对新任领导干部坚持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通过上廉政课、集中谈话、一对一约谈、观看警示教育片、签廉政承诺书等方式加强任前教育和警示教育,对新提拔使用和调整交流领导干部做好廉政提醒、打好预防针。开展“现身说法”深度教育,深入挖掘、系统运用外部警示教育资源,多次在领导干部中开展旁听庭审和“观狱守廉”警示教育活动。组织领导干部走进法庭、走进高墙,旁听职务犯罪人员庭审过程,并安排经济犯罪服刑人员现身说法,以亲身经历剖析犯罪思想根源,痛述惨重代价,使活动参与者受到心灵震憾和洗礼。直接受教育领导干部230余人(次)。
   

  抓好日常教育,频敲基层干部“警示钟”。依托手机短信平台,重要时间节点发布纪律要求,为基层党员干部“提神醒脑”。在基层党员干部中以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系列片、参观反腐倡廉教育基地、阅读学习警示教育读本和组织基层纪委书记上党课等方式开展警示教育,增强警示教育感染力和渗透力。用好现场式教育,发挥处分决定宣布环节的警示震慑作用,对典型案例要求镇党委把处分决定宣布会开到村级党组织,通过宣读决定、被处分人检讨、党支部书记作表态发言等方式,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今年以来,全县村级党组织共召开处分决定宣布会42场。开好村级警示教育大会,组织村(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召开全县村级干部警示教育大会,通过集中通报一批本县村干部典型案例和县纪委监委领导上专题警示教育课的形式,达到敲警钟、严震慑的效果,直接受教育村级干部2860余名。加强“回访”教育,开展受处理处分党员干部跟踪帮助工作,根据问题性质、工作特点等情况,“量身定制”跟踪帮助计划,把因工作失职被追责问责人员作为重点跟踪帮助对象,建立跟踪帮助工作台账。对思想包袱重的干部进行多次回访、谈心交流,让受处分人员重拾信心,提升帮助教育效果。今年以来,全县累计跟踪帮助受处分党员干部48人。
   

  抓好以案促改,筑牢重点领域“防火墙”。抓好专题教育,坚持打好以案促改“组合拳”,在开展违规吃喝和违规发放津贴补贴问题、私车公养、脱贫攻坚等领域专项整治中,利用典型案件开展专题警示教育,达到查处一案、教育一片、规范和治理一个领域的效果。今年以来,针对专项整治中查处的案件,专门印发典型案例通报6期,要求发案单位结合通报开好专题警示教育会、案例剖析会和民主生活会,在系统内组织学习教育,通过剖析身边案例,为党员干部敲警钟。抓好对照检查,要求发案单位对照典型案件中反映出的问题和党纪条规开展党风廉政建设问题大排查,查找管理中的漏洞和薄弱环节,制定整改措施,强化问题整改。今年以来,共督促公安、自然资源局等发案单位排查整改问题18个,约谈相关负责人11人(次)。抓好建章立制,把加强制度建设作为做好警示教育“后半篇文章”的具体措施,督促发案单位结合问题整改完善制度机制16项,堵塞管理漏洞,规范权力运行,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宾阳县纪委监委 廖伟均)

编辑:陆蒙宾